阿里推出千问APP,大厂抢占AI入口战役升级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TechWeb】阿里不再满足于只做大模型技术提供商,正式加入C端入口争夺战。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上线,千问APP公测版同步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并提供网页和PC版本。这意味着阿里巴巴不再满足于只做技术提供商,而是直接加入AI应用入口的争夺战。
TechWeb发现,此前手机上安装的“通义”APP,通过版本升级,就变身成了“千问”APP。

从通义到千问,从名称上看,阿里是想将Qwen(千问)大模型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到C端的AI应用上,在营销上,这无疑是一步好棋。
事实上,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AI应用市场报告显示,通义APP的月活用户306万,相较于头部的豆包、DeepSeek的1.7亿、1.45亿相差甚远。
有报道称,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这款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的应用,凭借免费策略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直接对标ChatGPT。
此次“千问”APP升级,能否让用户规模实现跃升,在国内反超豆包、DeepSeek,在全球比拼ChatGPT,最终还是要看千问的实力。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对此持乐观态度,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认为:“为什么千问可以硬刚ChatGPT,技术、产品、生态三者合一”。

实测千问APP,生成特效视频卡壳
根据官方介绍,千问APP的核心定位十分明确: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AI助手,用最先进的模型能力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AI个人助理。

千问APP有2个模型供用户选择,在首页上方会显示,用户可选择Qwen-千问综合AI助手全面回答工作、学习、生活各类问题;或者Qwen-Max解决推理、编程等问题。

千问App对话框上方,有14项功能入口,包括深度思考、AI修图、翻译、视频通话、实时记录、拍照讲题、AI生视频、PPT创作、AI生图、深度研究、智能写作、文档阅读、打电话、音视频速读。
这些功能在此前的通义APP中几乎也都有覆盖。比如实时记录、音视频速读功能,此前在阿里通义听悟产品中,后被集成在通义APP效率项目中。这些功能都经过长时间的用户使用反馈打磨。
TechWeb实测千问App,其各项功能整体表现稳定,只在体验“AI视频生成”功能是出现卡壳现象。

图注:千问APP预计4份多钟能生成“气球膨胀”特效,实际截至发稿,该特效视频还未生成
技术底座无疑是千问APP最大的底气。其背后的Qwen开源模型体系已成为全球AI社区的核心力量。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