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助力踏春赏花,美好生活因此精彩

2024-03-14 23:34:37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cn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三月,百花争艳,正是出游赏花的好时节。3月12日至17日,贵阳铁路将陆续增开10趟高铁动车,助力广大旅客“打卡”花海贵州、生态贵州、红色贵州、美食贵州。(新华网贵州频道)

  随着南方天气逐渐转暖,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的时节,各种花儿收到了春的讯息,应声而开,贵州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向人们昭示:春天来了。让我们抓住春的气息,迎着明媚阳光,相约到贵州踏青赏花,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贵州以宜人的气候、奇特的地貌,形成多处花海网红打卡地。黔北花海是遵义最大花海,位于著名的娄山关脚下,占地面积1500余亩,主要种植有映山红、四季樱花、薰衣草、向日葵、波斯菊、百合、紫薇、马鞭草等花种。云顶花海位于贵阳市花溪区,这里种植了百亩马鞭草,美不胜收。这里还是“贵阳市乡村旅游50强”、中国青少年国际营地。还有清镇市万亩樱桃基地,都匀南沙洲公园内的梅花、桃花,兴义市万峰林的油菜花等等,不一而足。

  赏花大军涌向贵州各个花海,为自然风光注入人文气息,花与人的互动,景观与故事的融合,更为花海增添无上魅力,更加吸引各地游客到贵州赏花。为了给赏花大军提供交通便利,贵州铁路部门根据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大数据密切追踪客流变化,准确掌握客流流向,增开10趟动车组列车,使得运能大大补强,最大限度满足了踏春赏花游客的需求,到贵州赏花不用再担心交通问题,随时购票,随时踏上旅程,去追寻远方的诗意。

  铁路贵阳客运段与贵州各地文旅、景区等部门对接,分批对高铁乘务员开展旅游推介培训,兼任起介绍贵州民俗文化、特色美食、风土人情、网红打卡地、交通便捷换乘等方面的知识。旅客在高铁上就能获得相关信息,为一路行程提供指引。此外,铁路与部分景区互动,邀请景区表演队伍在高铁动车上开展“寻芳贵州”主题推介,一些景区邀请贵阳“动妹”担任形象大使,举行“高铁与花海同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下一步,贵州铁路部门将根据客流情况继续增开贵阳北往返盘州、遵义、凯里、铜仁、荔波、重庆、成都等多个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助推“高铁+赏花+美食”旅游。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大有助益,通过发掘旅游资源,把贵州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多彩贵州”更加多彩。(杨岳武)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铁路“轨道上的旅游圈”加速成型 铁路“轨道上的旅游圈”加速成型

9月28日,从国铁南宁局了解到,为期12天的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今日启动,

原创观点2025-10-02

杭温高铁一周年:文旅与铁路的双向奔赴 杭温高铁一周年:文旅与铁路的双向奔赴

2024年9月,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年以来,这条连接杭州、桐庐、横店、仙

原创观点2025-09-07

铁路文创融新意 站城经济焕生机 铁路文创融新意 站城经济焕生机

8月26日,南宁站、桂林站、柳州站、贵港站的宁铁驿站自营超市门前人头攒动。

原创观点2025-09-07

运三高铁与都凯铁路:区域联络线建设的必要性 运三高铁与都凯铁路:区域联络线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速铁路网络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一些区域性联络线虽然规模较小,但其

原创观点2025-09-06

长荆铁路复线改造提速 江汉平原发展迎来新机遇 长荆铁路复线改造提速 江汉平原发展迎来新机遇

8月27日,荆门市委书记胡亚波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长荆铁路复线改造和荆沙

原创观点2025-09-06

八亿人次出行见证铁路暑运活力与担当 八亿人次出行见证铁路暑运活力与担当

2025年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达8.23亿人次

原创观点2025-08-27

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7月11日在北京闭幕。一场展示和交流世界高速铁路

原创观点2025-07-11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6月30日10时30分,载着130吨化肥的货物列车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经

原创观点2025-07-09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亮眼民生成绩单印证硬件升级+服务创新双轮 铁路亮眼民生成绩单印证硬件升级+服务创新双轮

1至5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6亿人次,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新高。(6月13日

原创观点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