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曝光18家“假央企” 和这些企业做生意要注意了,假的!

2023-07-06 17:10:59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居小桃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中信集团曝光18家“假央企” 和这些企业做生意要注意了,假的!

  又一家央企集团,发声“打假”!

  7月4日,中信集团官网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冒用中信集团子公司名义设立公司的严正声明》,并对外公告了18家“假中信”企业的名单。

  事实上,假冒国企央企的案例层出不穷。今年以来,国家电投、中汇核能、国调基金等多家企业均发布类似的“打假”声明。

  业内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揭秘,企业假冒国企的套路主要有三种:一是伪造工商登记材料,虚构持股关系。二是擅自使用国企字号或商标,制造混淆。三是曾经与国企有合作关系,合作结束后仍然擅自打着国企旗号对外宣传。

  中信集团“怒斥”造假者

  18家“假中信”企业被曝光

  近日,中信集团公告称,日前,中信集团监测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公章、签字等方式将中信集团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登记为其股东。

  经核实,相关公司系不法分子通过提交虚假材料、采取欺诈手段隐瞒事实方式,假冒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名义设立的企业。

  中信集团称,中信集团及下属公司与相关公司(含其投资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信集团及下属公司无关。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从注册登记机关所在地来看,18家“假中信”企业主要分布于北京、深圳、云南、江西、山东、浙江、四川、山西、海南、河南等地区。其中,中信集团“打假”的深圳企业共3家,分别为深圳中腾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众联国信(深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宏信(深圳)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从所涉及的行业领域来看,18家“假中信”企业涉及行业包括能源、贸易、投资、金融、专业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

  中信集团提示,投资者提高警惕、注意投资风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如发现任何冒用中信集团下属公司名义开展的违法行为,请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假冒子公司名义设立公司

  此前被举报投诉仍正常存续

  据了解,目前假冒国企的行为可谓多种多样。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朱逸聪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结合办案经验和实践来看,企业假冒国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伪造工商登记材料,虚构持股关系。二是擅自使用国企字号或商标,制造混淆。三是曾经与国企有合作关系,合作结束后仍然擅自打着国企旗号对外宣传。

  从中信集团的声明来看,上述不法企业“碰瓷”中信集团子公司的行为包括使用虚假材料骗取工商登记,虚构央企持股关系,通过造假将中央企业注册为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中信集团第一次出手“打假”。

  2022年12月,中信集团曾发布对“云南鲲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情况的声明。中信集团称,该公司系不法分子通过提交虚假材料、采取欺诈手段隐瞒事实方式,假冒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名义设立的企业。

  彼时,中信集团在声明中强调,中信集团及中信集团下属公司与该公司(含该公司投资企业)无任何关联关系。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已就该公司虚假登记行为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投诉。然而,工商资料显示,目前云南鲲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经营状态仍为正常存续。

  除此之外,今年3月,中信集团还曾发布对“中信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假冒中信集团下属公司开展业务活动的情况声明。中信集团监测到在香港设立的“中信海外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信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信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及上述香港企业在境内设立的关联企业以中信集团下属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活动。

  中信集团声明,中信集团作为“中信”商标权利人,从未授权上述企业使用“中信”商标及字号,上述企业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信股份公司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无任何关联关系,上述侵权企业开展的所有项目合作、投资、建设等活动均与中信集团、中信股份及中信资本无关。

  “李鬼”公司为何层出不穷?

  专家:假借国企背书是主因

  近年来,“假央企”“伪国企”的存在已经是“屡见不鲜”。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近期就有多家国企央企集团在官方渠道发布有关“打假”的声明。

  6月29日,国家电投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近期国家电投发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中电投城市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电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发中汇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鑫源智诚实业有限公司注册为该集团下属公司的子公司。经核实,上述公司及其设立的系列子公司与国家电投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与国家电投无关。

  另外,近期网络发布的某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其招标人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非我集团下属公司,其发生的招投标等一切行为和发布的项目均与我集团无关。

  4月8日,央企中国核电旗下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发布严正声明,指出一家名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注册为中核汇能下属子公司,并可能存在以中核汇能下属子公司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形。

  无独有偶,4月9日,国调基金亦公告称,近期,该基金发现有名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机构未获得该基金认可或授权,通过变更工商信息等方式,将企业登记为国调基金出资企业,并可能以国调基金出资企业的名义开展经营活动。根据公告,国调基金委托诚通基金管理运营,除诚通基金外,该基金未授权任何主体以国调基金名义对外开展业务活动。

  为何假冒国企身份的“李鬼”公司层出不穷?

  朱逸聪认为,有以下三大原因:首先,假冒国企身份,相当于直接获得了国企的背书,能够大大增加合作方的信任,从而在融资、投资合作、土地项目等多个领域获取便利和利益。其次,我国对公司设立及变更登记采取形式审查的方式,这给假冒企业提供虚假材料进行虚假登记创造了条件;最后,由于国企层级架构复杂,对外投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使得许多企业假冒国企的行为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很难被发现。

  事实上,长期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对打击假冒国企央企高度重视。

  今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第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涉及企业295家。此前,国资委曾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对“假央企”和“伪国企”进行集中公示。据统计,三次累计公示的假央企数量超1000家。

  国务院国资委也明确表示,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请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如发现其违法犯罪行为,请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外资酒店集团“拥抱”新变化,谁才是他们真正 外资酒店集团“拥抱”新变化,谁才是他们真正

原标题:外资酒店集团拥抱新变化,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合作伙伴? 2025年上半年

快财经2025-06-09

酒店业新出路:零售能否成为亚朵等集团的业绩 酒店业新出路:零售能否成为亚朵等集团的业绩

原标题:酒店业新出路:零售能否成为亚朵等集团的业绩增长极? 在中国酒店

快财经2025-05-31

广汽集团2024年首现亏损,销量下滑两成,2025能否 广汽集团2024年首现亏损,销量下滑两成,2025能否

原标题:广汽集团2024年首现亏损,销量下滑两成,2025能否逆风翻盘? 广汽集团

快财经2025-04-04

商汤集团公布2024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 商汤集团公布2024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

原标题:商汤集团公布2024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增103.1% 3月26日消息,

快财经2025-03-26

洲际酒店集团2025年大中华区开业亮点 洲际酒店集团2025年大中华区开业亮点

2025年3月14日,上海: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持续复苏,国内出游人

快财经2025-03-17

达达集团2024年收入降8%至96.64亿,净亏损扩大至 达达集团2024年收入降8%至96.64亿,净亏损扩大至

原标题:达达集团2024年收入降8%至96.64亿,净亏损扩大至20.385亿 达达集团近日公

快财经2025-03-09

松下集团否认解散 尚未决定出售或退出电视机业 松下集团否认解散 尚未决定出售或退出电视机业

原标题:松下集团否认解散 尚未决定出售或退出电视机业务 2月4日,松下控股

快财经2025-02-08

联想集团与沙特主权基金20亿美金合作落地,中东 联想集团与沙特主权基金20亿美金合作落地,中东

原标题:联想集团与沙特主权基金20亿美金合作落地,中东非洲业务提速在即

快财经2025-01-08

大众集团80万电动汽车车主个人数据被泄露 任何 大众集团80万电动汽车车主个人数据被泄露 任何

原标题:大众集团80万电动汽车车主个人数据被泄露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获取

快财经2024-12-29

央视曝光先享后付套路多 擦亮双眼巧避坑 央视曝光先享后付套路多 擦亮双眼巧避坑

原标题:央视曝光先享后付套路多 擦亮双眼巧避坑 一种先享后付的消费模式在

快财经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