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水果第一股”的百果园不卖“好水果” 只编“烂故事”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杭州某百果园门店/锌财经拍摄
百果园的售价虽高,盈利状况却不见得好。招股书显示,百果园的毛利率、净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公司2019至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9.8%、9.1%和11.2%;同期,公司净利率分别为2.8%、0.5%和2.2%。百果园2021年的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2.9亿元,但净利润却仅有2.26亿元,还不到营收的零头。
水果产品保鲜期短、易折损、难运输的性质,导致水果零售行业的净利率普遍不高。百果园在2019至2021年的销售成本占比分别为90.2%、90.9%和88.8%,其中,存货销售成本占到销售成本的96.2%、95.2%和95.3%。
不过相比起百果园广开门店的做法,鲜丰水果的拓展步伐更加稳健保守,这源于它“先建物流后开店”的原则。但这样一来,鲜丰水果开店速度便慢于百果园,目前只有超2000家门店。
洪九果品的经营逻辑与前两者略有不同,主要做水果分销生意,面向批发商、新兴零售商以及商超客户。
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水果批发少了终端报损,毛利相对固定,而且,批发规模越大,对种植端议价能力越强。”前几年,百果园的市场表现领先于洪九果品,但到了2021年,洪九果品不仅在营收上与百果园接近,净利润还实现反超,达到2.92亿元。招股书显示,2019至2021年,洪九果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8.9%、16.6%和15.7%,整体高于百果园。
事实上,比起同行,百果园更大的竞争对手是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在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线上购买鲜果产品逐渐成为习惯。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入场,企图分到一块蛋糕。
互联网企业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线上能做好流量推广,线下能整合供应链产品,形成价格优势,同时它们还具备较为完备的配送体系,形成商业闭环。
艾格农业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达1.28万亿元,线上零售占比从2016年的8%增长到2021年的22%。不难推测,未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是水果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
对此,百果园也曾做出过努力,自2018年开始,它就开启了多元化道路的探索。百果园先是在一线城市投放200多台彼时很火的无人货柜“百果盒子”;2019年,它又上线生鲜平台“百果心享”,进军大生鲜品类,但这些探索都没激起什么水花。
2020年,百果园又火急火燎地推出社区团购“熊猫大鲜”,结果却被互联网公司旗下平台碾压。招股书透露,百果园线上渠道的毛利率由2019年的2.8%减少至2020年的负4.9%,主要就是因为“熊猫大鲜”的推出以及线上策略的改变。
熊猫大鲜公众号截图
随着社区团购退潮,“熊猫大鲜”也基本暂停运营,仅留有公众号,纪念其失败的经历。
上市心切欲求生
2020年6月,百果园向中国证监会国际部递交材料,拟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同年11月,百果园又与民生证券签订辅导协议,拟在深交所上市。加上这次,百果园两年里已经三次冲击IPO了。
前几年,百果园得到VC/PE的投资后,烧了大笔钱去巩固市场,效果却不理想。如今挥霍投资人更多的钱已经不现实了,百果园势必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去弥补它讲给资本市场的故事“漏洞”,而借二级资本市场“回血”似乎成了最佳选择。
百果园融资情况/图源:天眼查
“水果第一股”也并非虚名,这背后关系到行业格局、行业龙头地位的确立,以及资源倾斜等多重利好。百果园若能拿下这一花名,便能受到资本的更多关注与青睐,有望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事实上,水果零售行业营收的天花板低,难以提供更多的想象力。就百果园自身而言,即便真能上市,短期内也无法向资本市场讲出更好的故事。在竞争对手的围攻之下,百果园尚未探索出新的运营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下,留给它的时间也所剩无几。而未来百果园能否跟上零售场景的发展趋势,也不好说,还需倚仗之后整体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消费水平。
百果园需要通过上市来自我证明,但在冲击IPO的过程中,它并无太大优势。而在百果园身后,还笼罩着食品安全等其他难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上市之后,恐怕也是一地鸡毛。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