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独角兽Uber上市破发:司机罢工+亏损“双重承压”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近日陷入司机罢工风波的共享出行巨头Uber(优步),终于如期在美国东部时间5月10日于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UBER”)挂牌上市,开盘价报42美元/股,受美股市场行情拖累较发行价45美元下跌6.67%,市值超725亿美元。
Uber上市被市场视为美股年度最大IPO。有分析师认为,Uber正在利用它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可能在未来创造更多的规模经济,是其IPO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收入与增长仍然承压。
据报道,得益于Uber的员工持股计划,数百位Uber中国前员工在上市前夕就已经进入庆祝阶段,有前员工在社交网络上晒出Uber发来的信息,称持有未兑现的股票期权或增值分红。
软银持股16.3%成最大赢家
今年4月,Uber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申请文件,发行1.8亿股股票,定价45美元/股,IPO主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Uber公司表示,将从此次发行中获得的净收益用于营运资金,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等方面,“我们也可能将部分净收益用于收购或投资于业务,产品,产品和技术,但目前尚未就任何重大收购或投资达成协议或承诺。”
招股书显示,软银愿景基金旗下的SB Cayman 2 Ltd.、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标杆资本、基金管理公司Expa-1(Uber联合创始人旗下)、沙特公共投资基金、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为Uber前五大股东,发售前合计持有43.8%的股份(如下图)。
其中,软银在2018年1月以77亿美元入股Uber,成为最大股东,持股16.3%,按照725亿美元的估值测算,软银所持有的股份市值近118亿美元,高出入股时40亿美元。软银集团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通过持有Uber股份获得了38亿美元的估值收益。
对于软银而言,投资Uber是其在交通出行领域的重要“落子”,此外其还投资了滴滴出行和东南亚打车平台Grab等出行企业。据报道,就在4月,Uber曾宣布其自动驾驶部门获得来自软银、丰田等公司的10亿美元投资,令该部门估值上升到72.5亿美元。
有投行分析人士对南都记者提到,Uber在2018年上半年出售了一系列业务,如出售东南亚业务、与竞争对手合并俄罗斯业务,业务重心已从打车逐渐转移,通过自动驾驶、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和外卖完成公司业务扩张。Uber通过这一系列动作获得比竞争对手Lyft更高的估值。
Uber与Lyft均面临扭亏考验
Uber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就在上市前夕,据外媒报道,Uber和竞争对手Lyft均遭遇了全球多地司机抗议不公平就业条款、收入低而罢工的局面。Lyft日前公布的上市后首份财报显示,一季度亏损超过11亿美元,导致股价大跌,加上近期全球股市跌宕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此前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因素会给Uber的IPO带来较大压力、拉低其发行价。
事实上,Uber的业绩本身也不尽如人意。Uber招股书显示,2018年Uber总收入112.70亿美元,增幅放缓,总成本及开支达143.03亿美元; Uber的净收入为9.97亿美元,2017年则亏损40.33亿美元;2018年调整后的EBITDA(息税前利润)为负18.47亿美元,2017年为负26.42亿美元;2016~2018年运营亏损合计超过100亿美元(如下图)。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