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歧视频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9-07-10 13:51:35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近日,“怀孕歧视”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激起热议的是一个34岁女白领遭遇怀孕歧视之后的艰难维权经历。她在告知公司其怀孕之后被看似“合法”地解雇,劳动仲裁又屡屡陷入困境,在这篇报道的评论区,网友一句“职场还给女性活路吗?”的感慨获得了高赞。
 
  怀孕之后工作被取代、被停发工资,以这样的方式被“劝退”的孕期女性员工,太多了。对于有专门法务部门的用人单位来讲,用“规定”来找员工的茬子可以说是相当容易。实际上,现实中用人单位多少都有孕期歧视现象,轻则降职降薪,重则“劝退”。有人用孕期女性生产力下降来为职场孕期歧视辩解,认为这“无可厚非”,但女性怀孕生孩子是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她又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保障职场女性平等就业的权利,不等于将用人单位和女员工完全对立,更不等于以高压强制推行“怀孕期、哺乳期、产期,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法规,否则只会让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连聘请女性都不愿意。
 
  在全面二孩的大背景下,还出现各种隐性或直接的怀孕歧视,这说明本身并不是鼓励生育与否的问题,而是缺乏生育支持体系以及具体的制度安排,使得长期普遍存在的歧视得不到纠正
 
  前段时间,河北传媒学院的一则《关于学校计划生育报备制度执行情况的通报》再次引起各界对女职工生育这一老问题的广泛关注。根据河北传媒学院工会制定的《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管理的规定》,要求女职工在达到规定的服务年限后,按照个人申请、分别按生育一胎或二胎比例排队,单位党总支书记(处室负责人)签字,报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核备案。而通报要处理的就是未报备怀孕女职工,包括“全校通报批评,扣发 6 个月绩效工资”,“取消两年内评优评先和评定职称”,“调离辅导员岗位,待岗”等等。事件发酵后,河北传媒学院发布声明称撤销相关文件。不过,背后所反映的女职工生育权保护的孱弱,绝非这一例。
 
  在任何国家,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恰恰是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的核心,如果没有法治保障的生育权,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化自然也就没有基础了。全职妈妈和创业当老板,应该是女性可以选择的一条路,而不是在职场无路可走后的唯一退路,孕期女性本应可以拥抱职场,这也是就业平等的重要内涵。但是,除了说各种漂亮话,就业平等的保障尤其是孕期女性不受职场歧视的保障,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现实?(程方圆)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