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翻山越岭”俄罗斯木材进蓉城

2019-06-05 17:53:35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记者从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2018年3月29日,四川首批运贸一体化模式运输的俄罗斯进口木材抵达成都铁路口岸以来,截止到2019年4月30日,成都国际铁路港共完成俄罗斯木材定制化回程班列363列,柜量15273柜,货量达59万立方米。(6月4日 新华网)

  蓉欧快铁满载俄罗斯优质木材,跨越阿拉尔山、西伯利亚平原,途径多国,木材班列的开通带动了两国木材交易市场的发展,而俄罗斯木材能快速批量进口中国,功归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使“天堑变通途”。之前 “洋货”想要走进国门更多靠海运,但海运速度慢,线路长,受天气影响大。中欧班列开通后运输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且定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间,运输过程能够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这些优点都是海运望尘莫及的。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就能使客户获得更多利润。

  中欧班列带动“中国制造”热销。蓉欧班列进口俄罗斯木材的同时,也输出了果蔬、服饰等“成都造”,“有进有出,双向开行”成为新的运行模式。此外,铁路总公司根据不同市场需求推出定制专列,如 “长安号”电商出口专列,为多国消费者带去电子产品、服饰鞋履等轻工业产品。“中国制造”物美价廉,深受国外消费者青睐。

  中欧班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将亚欧大陆连成圈,架起贸易互通的桥梁,西、中、东三条通道涵盖了欧洲15个国家的49个城市。“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过去5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去年,中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156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本国商品,与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中欧班列惠及多国,却也存在阻碍发展的问题。随着物流量不断增加,车辆吃紧、线路拥堵;部分线路未根据成本、时间等因素细化目标市场;部分线路满载“出门”却空车而归,导致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更多线路,根据不同市场实际条件细化目标市场,还应考虑跨国多式联运、结合海运、空运等方式,形成更为合理的中欧班列线路布局。

  中欧班列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商机与希望。如今,“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运输骨架基本形成,未来,会有更多国家搭乘中欧班列“顺风车”,加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张玉妍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