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下班是高铁时代的缩影

2019-05-27 23:23:17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近十年来,像杭黄高铁这样,将一个个不通高铁甚至不通铁路的城市纳入高铁“版图”的高铁线在长三角已经开通了18条.而发达完善的快速铁路网,也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运力支撑,如今,坐高铁上下班在长三角已不是稀奇事.(青年报)
 
  外出打工上班成了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但人终归是有思乡念家之情.在没有高铁出行时代的不方便,导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样的情形在大多数人脑海里出现过.背井离乡寻求前途发展,而这样的现象下离家成了普遍现象.
 
  随着进入高铁时代,出行的方便刷新了当代人的“认知”,海角天涯已成为了过去.“天涯若比邻”在古代是种美好的向往,但在当代已是完美实现,各大城市高铁站迅速建起,城市之间的距离已不再遥远,“千里江陵一日还”将不再梦想.“八纵八横”的铁道线在中国大地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一辆辆钢铁巨龙飞驰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
 
  自去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开通以来,串起众多旅游景点、被誉为“最美高铁”的杭黄高铁就成了长三角铁路的“网红”线路,客流量接连攀升.其中,5月1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达347.5万人,同比增长44.4%,刷新了长三角铁路历年旅客单日发送记录.支撑客流量接连刷新纪录的,是长三角地区不断加密的高铁网.
 
  长三角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其对道路互联互通的需求从未停息.经济发展有需求,铁路建设就有呼应.而随着长三角地区铁路网络特别是高铁网络“版图”不断扩大,“三省一市”0.5-3小时城际交通圈不断扩容,“同城效应”不断放大.
 
  随着长三角地区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据统计仅苏州一地平均每天就有超过2.9万人常规出行前往上海,周末超过3.3万,节假日最高峰单日超过5万.这样的数据表明 “双城生活”在逐渐成为现实.
 
  为面对如此火爆的客流铁路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梯次安排运力,尽可能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的巨大人流变成铁路客流.在“4+3”开车模式基础上,探索更精细的高铁“一日一图”编制,安排日常、周末和高峰图,按需开车,有效供给.
 
  笔者认为:在这样高铁时代,乘坐高特上下班成了部分的选择,但今后必将成为常态.高铁的迅速发展既提供了强大的客运市场,有解决了背井离乡工作者的困难.“双城生活”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成为社会潮流.(陈松)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CR450:中国高铁再提速 CR450:中国高铁再提速

当 CR450 动车组样车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揭开面纱,450 公里的试验时速让世界再

原创观点2025-07-10

中国高铁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铁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7月6日,亮丽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速铁路展开展暨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吉祥物命

原创观点2025-07-1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区域发展新速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区域发展新速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如银箭离弦,在沪昆高铁杭长段划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近日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十三年风雪淬炼,高寒高铁见证中国温度 十三年风雪淬炼,高寒高铁见证中国温度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对外宣布,截至6月17日,哈大高铁累计安全运

原创观点2025-06-19

安全生产之铁路经验 安全生产之铁路经验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议应急查找身边

原创观点2025-06-19

火锅店暗刷差评,诚信经营才是最佳调料 火锅店暗刷差评,诚信经营才是最佳调料

近日,台湾某知名火锅店老板娘被曝以五星好评赠送大虾为饵,在顾客不知情的

原创观点2025-06-11

引用高铁化管理打造精品普速客运站 引用高铁化管理打造精品普速客运站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建与升级,高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