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打折“星火燎原”惠利更多旅客

2019-05-07 13:22:10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记者5月5日从中铁济南局集团公司青岛站获悉,济青高铁和青盐铁路开通以来,青岛铁路运能进一步提升。为了进一步方便旅客出行,在济青高铁和青盐线运行的部分高铁、动车组列车,将执行淡季票价,共涉及12趟动车组列车。
 
  既飞机、汽车执行淡季票价后,如今火车也推出淡季票。从前几年一两处试点,到如今多地推出打折票,南宁局集团公司、济南局集团公司、沈阳局集团公司等纷纷加入,“星星之火已成燎燃之势”,铁路用诚心让旅客享受到真实福利的举措,赢得旅客支持。
 
  虽然现在的交通工具种类比较多,但是长途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之一依然是火车。火车票降价与否,并不会对铁路的地位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毕竟就目前中国的各种条件和水平来看,铁路运输仍处于主要地位。尤其是中国目前的旅客主体是学生、农民、工人,由于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火车是他们优先考虑的方式。降价会让更多人乘坐的了火车,享受到看得见的福利,对于旅客来说再好不过。
  以前,淡季和旺季的火车票一样价,有些人想带家人出去旅游,考虑到票价和生活需要,最终选择不出去。现在,有些打折下来的钱够旅客吃一顿还算不错的便饭,一家人出去的时候,更划算。比如说哈牡高铁D8501次开往绥芬河的动车票价112元,折后票价只需72元。一家三口出门旅游,能够省下一百多块,旅客有了一趟舒心的旅行。旅游人多了,也刺激了旅游区消费。本来赚不到三人票价的铁路部门,也有了三张车票的收入,从而实现三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随着“四纵四横”高铁网的完成,“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加快布局,越来越多城市加入高铁“朋友圈”。再加上全车覆盖的WiFi、干净卫生的环境、舒适可调的座椅、贴心服务的工作人员等,选择高铁出行的旅客与日俱增。火车票打折,是在服务不降低、列车不降速、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本来足够高的性价比,打折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外,铁路与汽车、的士公司联合,推出“最后一公里”服务,出门、回家的路更顺畅、舒心了。
 
  多少年不降价的火车票都打折了,释放铁路市场化运作的积极信号,大家几乎见不到“铁老大”高高在上的样子,更多的体会到“客户经理”细致周到的服务。不难预见,如今真正将“人民铁路为人民”作为服务宗旨的铁路部门,将推出更多惠及我们的“改革红利”,让大家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朱明飞)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