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2021-11-28 18:36:19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北五环外的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是一处藏在五彩斑斓中的“网红打卡地”,这里展出着百余台中国铁路不同时期、类型及制式的机车车辆,吸引广大游客前来感受中国铁路的发展变迁和辉煌成就。(人民铁道网)
 
  不由让人想起了这段耳熟能详的老歌:“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时至今日,让人感慨万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行业之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情感需要,铁路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记忆最美好的回忆。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与铁路之间有故事,无论是探亲访友、求学旅游、商务休闲等活动,都会与铁路之间产生微妙的联系,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见证了铁路发展的点点滴滴,留下了一段段美好舒适的乘车体验,足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与亲朋好友闲话家常。
 
  习惯成就了这份深爱。铁路的历史与国家兴衰与共,他是我们民族历史的写照。拥有先进的铁路,就可以说拥有先进的时代,能创造出更加便捷、更加轻快、更加高质、更加高效的铁路与高铁,就说明了国家的富强,这个国家的欣欣向荣。然而,连铁路与高铁都未修好的,怎么可以说得上富强呢?人们对铁路的习惯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历史和人文,更重要的人们对他的依赖性和他对人们的亲切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飞机票,有便宜的火车票,也有贵的火车票,能够满足人们的普遍需求,长途火车还提供了卧铺车厢,让大家在火车上有了家的感觉,习惯了这份温馨和从容。目前,铁路已成为人们中长途出行的 ,这份习惯也是对铁路事业发展最为深切的鞭策。
 
  不负韶华不负卿。以前我们说,要想富,先修路,而现在我们会说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句话就挂在各个城市的高铁站,宣传栏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铁路发展的新征程上,每一个铁路人都是主角、肩上都有一份责任与使命。只有不断实现我国高铁更高的商业运营速度,持续巩固我国高铁领跑优势,不负人民对铁路的厚爱。(广铁车辆公司龚海)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数字经济蓬勃向上,点亮北京美好生活新未来 数字经济蓬勃向上,点亮北京美好生活新未来

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49个,列全国第一;获准向公众开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

原创观点2024-03-20

铁路助力踏春赏花,美好生活因此精彩 铁路助力踏春赏花,美好生活因此精彩

三月,百花争艳,正是出游赏花的好时节。3月12日至17日,贵阳铁路将陆续增开

原创观点2024-03-14

港珠澳大桥打通经贸新通道,绘就美好未来新图 港珠澳大桥打通经贸新通道,绘就美好未来新图

数据显示,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的内地旅行团超过4.5万个,

原创观点2024-01-08

丽香铁路,“云岭天路”铺就美好未来 丽香铁路,“云岭天路”铺就美好未来

中新网迪庆11月26日电 (韩帅南 罗婕)26日,极具科技感的复兴号高原动车组列车

原创观点2023-12-05

分享“中国方案”,共建智慧交通的美好未来 分享“中国方案”,共建智慧交通的美好未来

9月25日至26日,在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可持续交通

原创观点2023-09-27

中欧班列勾勒出了合作共赢的美好蓝图 中欧班列勾勒出了合作共赢的美好蓝图

21日,满载着261辆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

原创观点2023-04-22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交通部网站11月17日发布了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 《铁

原创观点2022-11-23

中欧班列用创新之笔,勾勒美好发展蓝图 中欧班列用创新之笔,勾勒美好发展蓝图

15日10时,从西安国际港始发,满载着日用百货、机械配件、服装玩具等货物的

原创观点2022-04-19

防东铁路带来更美好未来 防东铁路带来更美好未来

在广西防东铁路工程项目,东兴制梁场内工人们正忙于装运铁路高架梁,而在东

原创观点2022-04-19

铁路便民举措 让旅客出行更美好 铁路便民举措 让旅客出行更美好

铁路是国家强盛之基,是民族进步之魂。站位全局、担当使命,交通铁路把人民

原创观点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