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营造文明出行的好氛围

2021-09-10 12:34:58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非机动车保有量、人口数量都名列世界前茅,出行事故也频发、高发。出行安全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
 
  我们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放在心上,持续营造安全、文明的良好道路交通环境,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营造文明出行的好氛围要久久为功。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自7月21日以来,朝阳区持续深入推进“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在20个主要路口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2333起,影响安全和秩序的交通违法行为53634起。数据读来,触目惊心。可见,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依然高发频发,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我们要继续在严管重罚上下功夫,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惩处力度。要不断完善智慧交通网络,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视、监管、预警、预防,做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处置,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严管重罚对交通违法行为形成高压震慑,让人民群众逐渐养成文明礼让、安全出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们要继续在宣传劝导上下功夫。我们要加强案例宣讲,通过以案说法普及交通法律知识、增强人民群众法律意识。通过血淋淋的典型案例,让人民群众从中受到警醒、警示,做到惩处一起、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我们要加强宣管措施,持续采取文明交通承诺、文明礼让倡议、交通安全“七进”、中小学生小手拉大手、违法源头追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营造交通安全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出行意识。
 
  我们要做文明出行的践行者。交通安全异常重要,一旦出事,就会影响一到数个家庭,甚至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漠然视之、无所作为。我们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树立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决不能不讲法律、不讲规矩,决不能以身试法、触碰底线。我们要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让“红绿灯前讲秩序,斑马线前讲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线,让“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让“文明驾驶,文明出行”成为自觉遵循的生命线。我们要自觉成为文明出行的宣导员,不仅要自己严格遵守,也要引导身边人严格遵循,做“倡导文明礼让新风尚”的宣传者、维护者、实践者,协力带动社会交通秩序环境的持续提升。黄平全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塑造浙西立体交通网络,衢州持续融入长三角一 塑造浙西立体交通网络,衢州持续融入长三角一

在杭衢铁路建德段施工现场,来自杭州、金华、衢州市无线电管理局的专业技术

原创观点2025-06-25

以服务之暖,绘就文明出行新画卷 以服务之暖,绘就文明出行新画卷

在交通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出行的便捷程度早已不再局限于速度与效率,服务

原创观点2025-06-12

文明为擎,数智同行 文明为擎,数智同行

人工智能如长江奔涌,掀起改变时代的浪潮。6月10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原创观点2025-06-12

以文明传播城市文化,以交通传递温情 以文明传播城市文化,以交通传递温情

清晨的杭州,人群流动如初醒的溪流,汇聚着新一天的温度。我站在高大穹顶之

原创观点2025-06-03

让规则成为文明出行的"肌肉记忆" 让规则成为文明出行的"肌肉记忆"

4月19日,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目前,该女

原创观点2025-04-30

铁轨上的文化迁徙:春运大潮中的文明密码 铁轨上的文化迁徙:春运大潮中的文明密码

春运,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从来就不只是地理坐标的位移。

原创观点2025-02-11

推动绿色建设 ,铁路坚持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建设 ,铁路坚持可持续发展

10月25日至28日,主题为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共同家园的第11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在

原创观点2024-11-09

感谢花粉!余承东:华为产品不可能没问题感谢 感谢花粉!余承东:华为产品不可能没问题感谢

原标题:感谢花粉!余承东:华为产品不可能没问题感谢大家包容 持续突破创

原创观点2024-09-21

好风凭借力,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好风凭借力,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

原创观点2024-08-20

清明首日、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升温 清明首日、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升温

4月4日,长三角铁路迎来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36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

原创观点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