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上的文化迁徙:春运大潮中的文明密码

2025-02-11 23:20:24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cn编辑:居小桃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春运,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从来就不只是地理坐标的位移。当2024年的春运大幕拉开,潍烟高铁沿线车站里,剪纸艺人的剪刀翻飞剪出时光轮廓,面塑师傅的指尖流转捏出千年传承,这场年复一年的归乡旅途,正在成为流动的文化长廊。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以最生动的方式诠释着:流动的中国人从未割断文化血脉,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家园始终薪火相传。

 

  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如同文化传播的神经网络,将地域性民俗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文化记忆。胶东大鼓的铿锵韵律在蓬莱站候车厅响起时,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不约而同地驻足聆听。这种源自明代的说唱艺术,借助春运场景突破地域限制,在旅客的短视频镜头中走向全国。数据显示,春运期间非遗展演的网络传播量是平时的7.2倍,印证了费孝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传播规律。高铁站这个现代交通枢纽,就此蜕变为传统文化的立体展馆。

 

  铁路部门的文化自觉,正在重塑春运的精神维度。当招远站的旅客手握金箔剪纸登上列车,当龙口市站的面塑生肖成为归乡游子的伴手礼,现代运输工具与古老技艺达成了奇妙共生。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场景重构实现文化再生产。烟台站设置的非遗体验工坊,让候车时光转化为文化浸润的过程,旅客在亲手制作绒花、拓印年画中,完成了从旁观者到传承人的身份转换。

 

  春运场景中的文化展演,实质上构建着现代社会的精神共同体。在蓬莱至烟台的动车车厢里,胶东花饽饽制作教学引发南北乘客的热烈讨论,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在交流中碰撞融合。这种现象印证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当天南海北的中国人共同参与非遗体验,文化认同便超越了地域界限。春运列车载着的不再只是归乡的游子,更是流动的文化基因。

 

  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审视,春运这场年复一年的文化迁徙,正在书写文明传承的现代范式。当高铁列车穿越山海,它承载的不仅是千万游子的乡愁,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图谱。未来的春运图景中,流动的文化展演必将催生更多创新形态,让绵延五千年的文化血脉,在铁轨的延伸中永续传承。这或许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动人的注脚:既拥抱风驰电掣的时代列车,又紧握文明传承的精神火把。(刘重阳)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小包裹里的大国经济活力 小包裹里的大国经济活力

近日,一则消息振奋人心: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破

原创观点2025-07-14

暑假游山东、体验轨道上的文旅 暑假游山东、体验轨道上的文旅

进入暑期,为了迎接暑期出游高峰和市场需求,以民航、铁路为主的主要交通运

原创观点2025-07-13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6月30日10时30分,载着130吨化肥的货物列车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经

原创观点2025-07-09

钢铁动脉以创新为引擎 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钢铁动脉以创新为引擎 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合福高铁于2015年6月28日正式通车,串联起皖赣闽三省,重构了沿线产业版图、

原创观点2025-07-09

银发列车:穿越山河的幸福专列,载满岁月的诗与远 银发列车:穿越山河的幸福专列,载满岁月的诗与远

当68岁的张阿姨戴着老花镜,在银发列车的观景窗前轻轻按下快门,定格下祁连山

原创观点2025-06-25

方寸服务台间的温暖力量 方寸服务台间的温暖力量

在合肥南站熙攘的候车大厅里,42岁的客运值班员胡培培用一方服务台的坚守,

原创观点2025-06-17

轨道路径上的创新绽放 轨道路径上的创新绽放

秦岭脚下,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中铁十一局长安轨枕场,智能元素随处可

原创观点2025-06-17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