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现“补偿式返乡” 旅游业或掀复苏潮

2021-04-15 14:53:13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出行政策进一步放宽,加之春节期间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清明节将迎来今年首次跨省游高峰.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这成为疫情后我国旅游市场复苏的新起点,旅游业期盼已久的复苏潮真的出现了吗?
 
  接连几日,国内旅游迎来了多项保驾护航的政策.3月15日,文旅部市场管理司指出,疫情低风险地区,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等上述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不再做统一限制.3月16日,低风险地区人员可凭健康码“绿码”在全国区域内自由通行,无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提出,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上限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不搞“一刀切”.
  随着大众可以持绿码通行,景区、剧院等场所接待量不再做统一限制,对于国内旅游来说,无疑是一张极为有利的“双向通行证 ”.旅游景区专家、中景信集团总经理助理方言表示,预计大部分省份会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将旅游景区接待上限恢复到最大承载量,而其它个别省份因为防疫压力大或者特殊地理位置等原因,将继续观望一段时间.但这项政策对游客出游的刺激和引导作用是明显的,从国家层面告诉大众可以放心大胆外出旅游了.
 
  在线旅游平台携程2021年清明节预测报告显示,从目前旅游产品预订情况看,清明节出游人次有望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并预计今年清明节出游人次将达1亿;去哪儿网数据则显示,受供需关系影响,去年机票“白菜价”的日子已一去不回,部分热门航线甚至出现票价强劲反弹.
 
  景区预定量较去年涨幅较大一季度,关键词“赏花”在各大旅游平台的搜索量环比增长280%;预订赏花景区的人数相比2019年增长115%.其中,3月份春季周边游、乡村游预订量同比涨幅超过400%.
 
  因此,2021年的旅游市场下半场要研究、调整市场战略以及产品思维,除了及时了解市场趋势之外,还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打造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是前提.特别是创意体验产品、引进网红项目、进行二消产品的升级,开发夜游等新方式,从而形成市场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收入的多元化.无论在什么时代,产品永远是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对于本地游为主的旅游业来说,一次好的活动策划或者宣传只能解决一个让大家知道的问题,而一个好的产品,才是能够取得市场长期回报的制胜因素.特别是对于旅游景区来说,目前已经进入了体验游、年轻化的时代,而旅游景区的产品开发,有几十年前开发的,也有几年前开发的,不同时期开发的特点都不一样,特别是最初的以观光为主,旅游特色不明显的景区,更应该从考虑当地人的感受,考虑年轻人的感受开始,重点做好迎合市场特色的产品升级.且记:在区域市场,营销手段只是加速了外界的认知,而最终的竞争必将是产品的竞争.
 
  2. 做本地市场,注意营销手段和方法.景区要避免免门票,建议做年卡;而旅行社及中介要研究研学游,以及小众高端订制游是市场开发的又一核心,市场潜力大、性价比高,值得重点开发.2020年疫情影响之下,很多旅行社关门歇业,或者是简单的跨行自救,而大部分景区简单粗暴的采用了免门票的方式来拉升游客量,结果出现了旺丁不旺财的现象,并且还透支了大量的游客市场潜力.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做本地市场最有效的营销方式,不是免门票,而是实行景区年卡制,通过年卡来增加游客的重游率和粘合度,让游客从几年来一次变成一年来几次,让景区成为当地市民生活休闲度假的一部分,让旅行社发挥桥头堡的服务功能,激活并促进当地旅游市场.另外,目前客群最稳定,相对利润最高的就是小众定制高端游和研学游了,能不能做好这两个客群,一方面取决于产品特色,另外一方面还取决于旅游景区背后的社会资源,所以,有条件的景区,当重点考虑从研学市场分一杯羹.
 
  3.通过旅游+和旅游互联,做好跨界融合的准备,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随着文旅融合的逐渐加深,2021年更多的跨界融合将为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文化、体育、生态、娱乐、康养等更多形态的融合将为“旅游+”或“+旅游”复合型产品的打造带来更丰富的内涵,也将进一步满足不同人群对跨界旅行的期待.以“人”为本的“旅游+”将被诠释和拓展出更多重定义和可能.而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旅行必将向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个性化服务为优势的旅游目的地在多种形式的跨界融合中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旅游景区尽快进行市场营销体系升级,因地制宜实施策划.目前,已经进入了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主导传播方式的新时代,而大部分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体系,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以渠道为主的时代,这也是大部分景区在市场运营中难以得心应手的主要原因.有报告指出,2021年旅游经济将从全面复工复业走向消费、投资全面复苏.而清明节、五一出游半径应会持续扩大,特别是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几大城市群间的旅游活动表现会异常强劲和频繁. 刘宇晴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