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外卖小哥职业道德,莫让用户担惊受怕”

2020-07-27 09:18:16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近日,南京警方接到报案有微博用户在新浪微博发帖称在南京江宁遭遇未点餐情况下有外卖骑手上门送餐并准确报出该用户真实姓名事件,引发网友关注。对此,警方在调查后及时进行通报。
 
  我们从警方的通报中得知事件始末。外卖骑手徐某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因外卖袋子缠在手腕上一时难以取下,报警人帮助徐某取下外卖袋子时双方发生肢体接触。这样的举动被徐某误以为“客户主动摸他手"。徐某后将此事告诉周某并将报警人的姓名、电话、住址透露给周某,致使周某以谎称送外卖为名,希望与报警人接触。然而, “强送外卖"之举引起报警人的警觉,最终发生纠纷。经警方调查,警方决定对徐某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
 
  透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职业道德感缺失,素质低下,甚至随意将客户的信息泄露这无不警示着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外卖行业乃至外卖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与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更好地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外卖环境。
 
  对于造成类似事件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职业道德缺失。外卖小哥的职业道德并不只是爱岗敬业,比如送餐快、送餐稳等方面。还包括对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此次案件中,外卖骑手将客户个人信息随意透露,这就是其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的。另一方面,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不完善。外卖骑手可以在送餐中随意获取外卖用户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甚至将这些个人信息随意向他人透漏,这暴露相关外卖平台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缺失。
 
  那么针对类似事件的发生各个监管部门和外卖行业应进一步做到:一方面,加强外卖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各个平台开展"加强职业道德莫让群众伤心"的主题活动,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各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还可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奖励在岗位中表现较好、服务意识强的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另一方面,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首先,我们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出台相关规定,保护个人信息。第二是各大平台积极参与到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中。第三加大监管惩力度。各联动,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只有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更加净化外卖环境和进一步提升外卖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其更好地服务大众的同时也能营造更加和谐的营商环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拉动经济的增长。  罗淼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