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客票助你“一路顺风”

2020-06-27 13:15:42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日凌晨,随着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系统一次性整体切换成功,标志着普速铁路电子客票顺利实施,覆盖京广、京沪、京九、陇海等普速铁路路网干线和运输繁忙线路,共涉及1300多个车站。此次推广实施后,全国铁路共有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将覆盖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来源新华网)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笔者认为,但是作为一个交通大国来说,在运载工具取得重大突破以后,就应该在,怎么方便,怎么快捷,怎么省时上下文章了。小编认为,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如果还排队到车站去买票或取票,那就真的“out”了。自去年11月20日起,电子客票的推广经历了春运、小长假、等客流高峰期的应用考验,旅客体验良好,为在普速铁路推广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这次电子客票应用推广工作从6月20日启动1300个车站将告别纸质车票,全国铁路共有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迈入电子客票时代,乘客即可实现“刷手机”“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不需要在乘车之前特意换取纸质车票。
 
  电子票的推行,整合了售票,取票,候车,检票四个环节,据小编了解到旅客通过铁路12306网站购票时,可自行打印或下载“行程信息提示”;旅客通过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购票时,将收到铁路部门提供的“行程信息提示”。“行程信息提示”仅作为乘车提示信息,不作为乘车凭证。让旅客从购票到乘车一步到位,非常方便,省去了车票打印,减少了纸张的使用,既避免了旅客车票丢失的情况,又节约了资源能源,保护了自然环境。在进出站时小编了解到旅客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可自动识读证件时,可凭购票时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自助闸机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手续;旅客持户口本等不可自动识读证件时,可凭购票时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人工通道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手续。乘车时旅客须按购票信息显示的车厢号和座位号就坐。遇列车工作人员查验车票时,旅客应出示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就可以。
 
  小编认为中国的发展已经步入新时代,各行各业都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生活生产,而电子票的推行不仅是交通大国的体现,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推行,体现出了铁路部门的科技创新,表明了铁路运输生产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同时也有效预防了假票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出行、和谐出行,可谓是一箭双雕,为铁路的发展衷心的点赞。(陈绪川)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