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年终奖”成为一纸空谈

2020-01-13 09:35:26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别让“年终奖”成为一纸空谈
 
  忙碌了一年,很多员工都在盼望着年终奖。年终奖发放往往成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争议的焦点之一。年终奖是不少员工一年忙到头的期盼,他们期待能拿到一笔丰厚的年终奖置办年货过一个好年。然而,现实往往给他们泼了一瓢冷水,用人单位以亏损、员工重大失职或辞职等种种理由,拒绝发放本该属于员工的年终奖。年终奖不该成为又一个年终“讨薪”难题,用人单位不是想不发就不发,一些拒发年终奖的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制裁和约束,以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利益。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为了增加吸引力,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薪酬由基本工资、月度绩效工资和年终奖等构成,同时,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虽然目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没有关于发放年终奖的直接规定,但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而根据签订的劳动合同,年终奖则属于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在年终奖的发放上并不能随意行事,不是想不发就不发,肆意侵害员工的利益。
 
  但是很多员工年终期盼的年终奖,往往成了泡影,甚至一分钱都拿不到。用人单位常常以亏损、经济效益差、员工重大失职,或以员工年底辞职,休产假等诸多理由,拒绝发放年终奖,而不少员工对此也无可奈何,很少去较真维权,这在客观上也纵容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其实对于劳动者来说,年终奖发放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奖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宽慰。而用人单位将此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也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的单位进一步发展。但年终奖的发放必须合规合法,用人单位千万不能在这一块肆意侵害广大员工的利益。
 
  劳动监察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用人单位在年终奖方面的违规违法内部规定,应及时纠正和规范,对屡教不改的,处以行政和经济处罚;对侵犯员工利益的,要帮助他们讨回一个公道。员工入职时应将工资(包括年终奖)标准、发放情况等事宜,详细写入书面劳动合同,同时注意保存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公司规章制度、涉及薪酬问题的材料或录音录像等,一旦出现劳动纠纷,可以有理有据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不成可以走法律程序解决,以免没有证据处于下风。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能违法,除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确定相关工资待遇外,还应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来明确年终奖等奖金的发放范围、条件、标准、时间及方式等,别让“年终奖”成为一纸空谈。(尹娟)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