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强颈挂式耳机 索尼 WI-1000XM2真的香!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左为WI-1000XM2,右为WI-1000X


我个人其实更喜欢 WI-1000X 那种金属颈带,感觉更有安全感一些,不过硅胶颈带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折叠硅胶颈带,WI-1000XM2 可以装进一个非常小巧的收纳盒内;再加上耳机重量也由 WI-1000X 的 71g 减轻至 58g,这些都进一步提高了它的便携性。


WI-1000X 的所有按键都集中在颈带上,WI-1000XM2 的颈带只保留了电源键,其他按键都放到了左耳的线控上。从我的实际体验来看,WI-1000XM2 的按键操作更便利一些,包括我发现冬天穿的衣服比较多时,独立的线控也更好找一些。

WI-1000XM2 线控上有一个可自定义的「C 键」,如果你不需要频繁切换耳机的降噪状态,还可以把它分配给语音助手。插播一下:这一次 WI-1000XM2 的通话质量提升了不少,主要原因在于线控上配备了独立的通话麦克风。

外观上还有两个小细节值得点赞:WI-1000XM2 的耳塞终于也采用了磁吸设计,不用时耳机线也不会乱甩了;它拥有独立的 3.5mm 耳机接口,不用再像以前需要通过 Micro USB 转接了。


作为WI-1000X的老用户,我对WI-1000XM2在外观上的改进还是很认可的。即使我更喜欢金属颈带的质感,当看到WI-1000X的收纳盒后还是说出了「真香」。

降噪方面,WI-1000XM2换了一颗更加强大的「心脏」——WI-1000XM2用上了和WH-10000XM3相同的HD降噪处理器QN1,它集成了数字降噪处理器、音频信号处理器、数模转换器和模拟功率放大器,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同时,可以带来高信噪比、低失真的声音表现。

从实际体验来看,WI-1000XM2 的降噪效果要比 WI-1000X 更胜一筹,尤其是对发动机等低频噪声有着更好的降噪效果,索尼也非常自信地直接在官网贴出了两代产品的降噪效果对比图。

除了换用更强大的芯片之外,我认为 WI-1000XM2 降噪效果提升还有一个原因:它的耳塞部分经过了重新设计,更为深入耳道,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好的被动降噪效果(WI-1000XM2 的包装内依旧提供了丰富的可替换硅胶耳套)。
至于像气压降噪优化、AI 智能降噪这些索尼降噪耳机的「传统项目」WI-1000XM2 也都配备,通过 Headphones Connect 可以进行非常细致的设置。

索尼 WI-1000XM2 的续航时间为 10 小时(开降噪)/ 15 小时(关降噪),开降噪时间和 WI-1000X 一样,关降噪时间增加了两个小时。另外它还支持快速充电,充电 10 分钟后可播放音乐约 80 分钟,没电的时候着急出门快充可以应急一下,充电接口也顺应潮流换上了 Type-C。

虽然真「无线化」已经成为了耳机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但颈挂式耳机依然有着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对比前辈 WI-1000X,WI-1000XM2 可以说一个全面升级的版本,当然它的售价也「升级」了不少。目前 WI-1000X 的售价已经降到了 1400 元左右,而 WI-1000XM2 的官方售价为 2499 元,相差了 1000 多元。
如果你之前没有体验过颈挂式降噪耳机,WI-1000X 依然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当然,如果你愿意多花一些钱获得体验上的进一步提升,WI-1000XM2 会是当下******的一个选择。最后,附上索尼官网的 1000X 系列耳机对比表,方便大家更加直观地进行对比。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