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人都说元宇宙 可元宇宙究竟是个啥?
从影视圈、游戏圈到金融圈、科技圈,甚至炒房圈和诈骗圈,都在谈论元宇宙。

以前我们只听过漫威宇宙,DC宇宙,现在你不谈几句元宇宙,仿佛跟不上时代,即将错过了人类的未来。
元宇宙到底有多火?
扎克伯格为它改名,老罗要为它再次创业,不光百度、网易、腾讯等大厂都注册了相关商标,开启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就连蜜雪冰城、双汇火腿肠都申请了元宇宙商标,上汽集团更是一口气注册了近百条包含“车元宇宙”的商标。
前段时间还有个热搜,元宇宙训讲师10天赚了160万。
他的元宇宙培训课上线仅十天,付费用户便达到了2000多人。
那张元宇未来家族横空出世的海报,就像奥特曼集结,被大家广为流传。

也有人认为元宇宙就是新一轮的韭菜收割机,换皮杀猪盘。
央视就揭秘了元宇宙区块链游戏的骗局,刘慈欣称元宇宙是互联网营造的安乐窝。
世界首富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元宇宙只是营销术语;苹果CEO库克避谈元宇宙;微软总裁则称元宇宙炒作应该适度;360CEO周鸿祎,也坚持站在元宇宙的对立面,他多次宣称元宇宙代表人类的没落。

大家都在谈论元宇宙,那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他是下一个风口,人类的未来,还是全新的骗局,又一轮的智商税?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文章,节选自韩国未来战略智库学者崔亨旭的新书《元宇宙指南》。
这本书是目前关于元宇宙最全的科普,可以说是元宇宙小白入坑必备! 让你一次性读懂元宇宙,说不定你也可以给人培训,月入百万呢?

《元宇宙指南》(节选)
作者: 崔亨旭
从虚拟空间看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在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除了“元宇宙”首次登场以外,还出现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虚拟化身”(Avatar)一词,该词源于梵语,原指神下凡后化作人形的分身或化身等,后来在 1985年理查德·加里奥特(Richard Garriott)开发的《创世纪 IV》中,该词被用于指代以图像形式呈现的游戏化身和用户角色,自此该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在小说中,只有借用虚拟身体,人们才能进入虚拟世界“元宇宙”中活动,这时用户获得的身份和实体首次被称为“虚拟化身”。
当然,如今在日常游戏和社交网络上,用于代替和象征用户的数字虚拟角色已作为一种扩展意义被广泛应用,就连小朋友也拥有多个虚拟化身。

小说的主人公阿弘是韩裔混血儿,他在现实世界中是兼职配送比萨的外卖员。但实际上他是一名深藏不露的天才黑客,是元宇宙里最强的战士和英雄。
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引人入胜,讲述了主人公发现周围的人在感染奇怪病毒后,其在现实世界的精神和肉体也跟着受损,为了查明真相,主人公来回切换于现实世界与元宇宙之间。
在与厉害人物展开角逐和查案的过程当中,他惊讶地发现这背后竟有一个现实世界的庞大传媒企业在操控这一切。

“元”(Meta)意味着“超越、高出”,“宇宙”(Verse)则代表了“世界”,它们的结合直观地暗示了“元宇宙”一词的含义。
元宇宙,是一个由数字技术实现的无限虚拟世界,也是一个具有与用户互动场景的多维时空世界。
由于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定义,所以每个人对元宇宙的定义和划定的范围都略有不同。
有人认为元宇宙是通过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 (VR)等技术实现的世界;也有人认为元宇宙囊括了游戏、互联网等,是个广义的概念;还有人认为这只是在韩国流行一时的现象或是营销用语而已。
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这是经历新冠疫情后韩国社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现象。虽然现在我们对此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它的含义和领域会继续扩大,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力,以及各行各业对它的关注度都会进一步提高。
从未来情景看元宇宙
2007年,加速研究基金会(Acceleration Studies Foundation)在“元宇宙路线图”(MetaverseRoadmap)项目中,从短期和长期的观点对元宇宙的未来做了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
要理解情景规划的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白未来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不稳定因素来假定多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情景,然后针对不同的情景来规划相应的应对策略。
进入21世纪,呈指数增长的信息中混杂着信号和杂音,这就使得不稳定因素增多,于是情景规划的重要性再次受到关注。
在“元宇宙路线图”项目中,加速研究基金会首先从两个层面设定了两种不稳定性较高的重要因素,并设想了四种可能会发生的情景,这当中涵盖了许多重要内容,以至于近来有人将这四种情景当作元宇宙的四个核心领域来讨论。

在2007年制定“元宇宙路线图”时,这四种情景还只是四种可能性,但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主动接纳,如今它们已全部成为现实。
它们在发展形势和速度方面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至今仍在不断进化中。
因为这四种情景的划分很明确,所以我们将它们理解为元宇宙的四个领域也无妨,实际上也有许多人是这么理解和介绍元宇宙的。
但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主动接纳,如今它们已全部成为现实。它们在发展形势和速度方面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至今仍在不断进化中。
因为这四种情景的划分很明确,所以我们将它们理解为元宇宙的四个领域也无妨,实际上也有许多人是这么理解和介绍元宇宙的。
增强现实技术
在科幻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增强现实的相关场面。比如在《星球大战》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里面的角色通过三维全息投影的方式出现在遥远的飞船里进行交流的场景。
像这样的技术叫作遥现(telepresence),它利用电脑特效将虚拟的人物或信息投射到现实世界当中。这时用户实际所在的物理空间即为基础场景,而增强现实就是在基础场景之上投影虚拟的信息或物体,增强用户的视觉和感受。
在增强现实技术中,用户所在的物理空间至关重要。为了将虚拟的物体或信息应用到现实世界中,设备与技术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想必大家都在有湖水或喷泉的地方见过投影在水幕上的电影或动画。
可能会有人认为这也是现实空间与虚拟信息的结合,因此也属于增强现实的一种。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我们所定义的增强现实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就是缺少了交互的环节,它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灵活反应。
换言之,假如这个水幕电影音乐喷泉能与用户实现交互,实时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么它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现实的体现。
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不仅是用户存在的空间,一起参与的其他用户、物体、内容等一切场景都是通过计算机特效虚构和模拟出来的,所有的信息和互动也都在虚拟世界里实现,即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都发生在虚拟世界里。
同时,虚拟世界也指多个用户一起连接互动的虚拟化共享空间,同时连接的用户数从几十人到几十万人、几百万人不等。
虚拟世界可以是用二维平面表现的空间,也可以是让人身临其境的三维空间,它是一个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由计算机合成的、不受约束的想象世界。

尤瓦尔·赫拉利曾说过,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类可以虚构,并且拥有将虚构的东西化作现实的能力。
虚构的本领才是人类最厉害的特别之处,即使是无法变为现实或是难以想象的事物,也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实现。
生命记录
生命记录建立在现实世界的物理场景基础上,是以数字的形式记录和 存储用户日常发生的事件。
它以现实为基础,但不与外部发生交互,而是向数字空间拓展,生命记录是由用户的活动和参与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根据生成数据的主体继续细分。
一般来说最容易被认知的生命记录世界是指个人上传和分享自己的想法、生活见闻、新闻或日常照片的社交媒体或社交网络服务。

在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人们每天都撰写、上传和分享无数帖子。在这些数字化平台上,人们通过记录自己来分享他们想分享的时刻,与其他用户交朋友,通过相互发表评论、发起对话等方式互动。
生命记录的特点是,它虽然以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为基础,但是它生成和制作的所有信息、数据都以数字的形式记录并共享在平台上。
镜像世界
镜像世界的领域同时属于计算机虚拟化和与外部交互的情景,它是以现实世界为原型构建或复制出来的数字世界。
对镜像世界来说,能够多大程度地还原现实世界十分重要,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准确快速地将现实世界与虚拟化的镜像世界连接和同步起来。
谷歌地球是典型的镜像世界。
它通过航空拍摄实际街道和建筑物,将其转换为三维模型呈现在数字平台上。
虽然不是实时的,但它定期更新上传,所以可以反映出真实物理世界的变化。在空中飞行模式下,用户可以飞到任何地方的上空鸟瞰,大城市的所有建筑都经过平台详细构建,用户在点击放大后连建筑的细节都可以看到。

从首尔出发,我们只需几秒钟就可以越过太平洋飞到内华达州的上空,当我们放大拉斯维加斯大道时,就可以看到以实际现实为原型,被缩小后建模而成的凯撒宫大酒店或梦幻酒店了。
虽然新冠疫情让海外旅行变为一件难事,但我们可以通过镜像世界飞到地球的任意地方参观。
尽管镜像世界无法给予我们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与体验感,但它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现实世界的镜像反映,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元宇宙领域的一个重要情景。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元宇宙的内涵和维度都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元宇宙概念最初是指用电脑特效 制作的虚拟世界,它由真实感十足的、能令人沉浸其中的虚拟现实场景构成。
天空、土地、环境、建筑、道路、人物以及动物都是由电脑特效制作的虚拟场景。现实世界中的无数用户通过虚拟形象进入虚拟世界,他们之间产生连接,并且开始互动,在这之中建立社会关系或是举办活动。更进一步来讲,虚拟世界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的平行世界,其运转依靠由虚拟货币和虚拟商品支撑的虚拟经济来维持。
然而受计算机运算能力和互联网的制约,早期流行的虚拟世界是靠二维画面构建起来的,它只能实现部分功能和效果。

后来,随着虚拟世界逐渐虚拟化并被增强,其情景在受到限制的同时也开始向现实世界的相关领域拓展。
元宇宙的概念起初是狭义的虚拟世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元宇宙向现实维度的拓展,它的概念也得到了扩展。
即便如此,随着人类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或是电脑界面的进步,元宇宙依然有可能向更大的世界观拓展。
与此同时,元宇宙初期未能完整实现的功能和效果,比如提升用户参与感的互动和交流、虚拟世界的场景,也将在同各种技术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及完善。

人们目前所说的元宇宙已经是维度得到拓展后的广义元宇宙,它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与互联网相连接,继而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的虚拟世界,同时也是一个与增强现实等所有虚拟空间相连接的世界。
也就是说,当前元宇宙的概念比它最初诞生时的概念更为具象。
从整体上来看,用想象力打造的虚拟世界与以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世界相连接,它们共同打造出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多维结合体,这便是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的定义参考 :元宇宙是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里面既有基于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