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区块链爆款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0-03-28 19:51:41来源:陀螺财经编辑:居小桃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真正的区块链爆款离我们还有多远?
 
  区块链领域的创新很多,但做爆品太难。每一个想用区块链技术做创新革新互联网应用的都在搁浅之中,搁浅缘由大多在性能上。在这个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笼罩下,区块链应用做爆品,就是天方夜谭,我们该思考的还有太多。
 
 
  “有一天我拿着哈勃望远镜观察月球,我在想,若干年前,科技技术、计算能力很低的情况下,就已经可以登月了。而今天,我的手机比当时的算力提升了几万倍,但就放在我口袋里闲置着。
 
  如果把成千上万台手机的算力聚合起来,然后用我压缩算法把一切都搬上去计算,那将是一个新的互联网。”
 
  Richard说到。
 
  这个情景描述来自于美剧《硅谷》,为了Piedchat的发展,Richard自愿退出公司后,他开始了另一个世纪构想的攻坚。这个技术想要把诸多闲置算力集合起来,然后组成一个新的互联网,然后让用户可以利用如此大的聚合算力下“去中心化”的doanything。
 
  如果你了解过区块链,一定会想到,这和区块链模型极其相似。当Richard这个想法通过算法、共识、P2P技术解决后做成了PiedNet,并在倡导“Freedom”的技术圈层广泛传播,但最后因网络可能带来的危害,Richard按下了shutdown按钮。
 
  这可能是一个产品的悲剧,但对技术尝试来说是赞歌。
 
  若干年来,开发者们的愿景和开发能力开发了无数拍手叫好的产品,但产品起起落落,当开发完产品推向市场,才发现面对着无数个问题亟待解决,就像piedpiper被迫做出的piedchat,爆红后日活用户暴增,除了高额的服务器资源成本外,要命的触犯了儿隐法,埋藏了210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风险。
 
  曾经爆红的App众多,区块链领域的创业者又能何去何从?本文酝酿已久,最初的想法来源于美剧《硅谷》,在经历了近两年内的爆款之后,想要为大家传递一些思考。
 
  No.1
 
  piedpaper的爆红起伏
 
  先从《硅谷》说起吧。
 
  piedpiper在剧中是那个前沿创新的 存在,这当然是爆款的基础,必要的一点优势,或技术或创意。
 
  所谓爆款,一定是短期内通过正常途径增长了巨量用户或因大量关注被熟知。所以爆款的直接表现就是用户量或曝光量的增长,用户量巨量增长一定是爆款,如果是曝光量巨大,可以称为爆红。
 
  而每个企业或产品都希望创造爆款。希望利用产品创新获得用户青睐,然后得到用户,跑通商业模式,公司和产品得以长存。
 
  正如《硅谷》的剧情,piedpiper需要融资,就需要告知投资者产品价值,在科技峰会上,Richand的压缩算法评分直接突破常规值,得以火爆,立刻就拿到了融资。
 
  但随后对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成败关键。新的CEO用老旧的商业逻辑推算,要做存储盒子,而这却无法发挥压缩算法的 的价值,一个创新的算法被毫无创新的产品束缚,走传统产品的路子。
 
  在Richard的产品尝试里,团队还帮助 的X站传输影片,但ToB的业务也只是饮鸩止渴,短期满足收入,而并非激发了技术的无线潜力。也不是Richard真心想做的。
 
  在创新的革命技术面前,商业的潜力没有从0到1,只有从0到无限。
 
  在随后的尝试里,无论是利用Richard压缩算法实现的piedpiperbeta,还是利用压缩算法的即时视频PiedChat,都获得了一定的爆红,但随即问题重重,piedpiper留存过少,PiedChat没有对用户进行筛选触碰了儿隐法。
 
  Richard的心不在此处,他需要的是一个宏大的,适合所有用户,为用户带来权益的产品,依靠技术的变革。才出现开篇的场景描述,Richard要利用压缩算法实现一个去中心化的新互联网。
 
  这虽然只是剧情,但却很直接的表现了创业者将面临的问题。从资金、产品创意到目标方向,都决定着产品是否存活,而当创业者发现要做的产品过于宏大且“危险”时,你会怎样选择。这也是区块链创业者正在面临的。
 
  No.2
 
  两个创业者的“破圈”
 
  区块链行业期待爆款已久。
 
  在若干的历史长河中,自驱爆红的爆款,只有应该只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了,比特币社区信仰者的聚集是在价格爆发之前,以太坊社区的聚集也与币价无关,后续的加密货币是在资本拥趸下实现的。
 
  区块链技术应用爆红的更是寥寥无几,从2017年后,除了FOMO3D的爆红,尚未有从应用意义上爆红的产品,大多数产品还都是扎扎实实的路演、做活动,一点点吸引粉丝。
 
  但区块链爆款的思路还是有的,这里有两个故事。
 
  2019年快结束的时候,一款在区块链圈的隐私产品引发了圈内讨论。这一款产品虽不像加密货币网络一样,使用区块链的全账本、区块、共识、上链等,但却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信仰一致,目前是DID,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保护用户隐私。
 
  这款产品叫Maskbook,我把它称为“规则内创新”产品,这对区块链应用是一个明确的提示。
 
  Maskbook的短暂爆红,源于Maskbook的采访文章,文章中对Maskbook进行了体验,并和创始人Suji进行了对于Web3.0概念的交流。此后,圈内人士又把这一次成功的传播叫做“破圈”。从行业内的用户来看,这一次Maskbook的关注,并非只是业内,所以打破的“圈层”是指区块链及加密货币的业内。
 
  我习惯把Maskbook的模式成为规则内创新,主因是Maskbook是基于Twitter的隐私应用,对于Twitter这样级别的平台,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基础应用,就像微信对于中国市场用户一样,再次在社交领域开发产品,是无法越过巨头的。例如其他平台要进击社交,也都要推出适应微信传播的设计,例如短视频。
 
  Maskbook利用了Twitter的用户需求,生存在平台内,但使用了本地的加密,利用浏览器插件的实现方式。可以不涉及与社交巨头有竞争的部分,产品重要在于补足需求。
 
  巨头之下,这些能够让平台内的用户转化后使用相关产品,已经可以算的上成功了,也验证了规则内创新的重要性。
 
  前文说到,此次爆红也不局限在区块链圈,Maskbook虽处于区块链圈,但产品和传播的立意并不局限在区块链圈层。同时也并非直接让用户接受去中心化,而是瞄准了隐私需求,实现隐私功能。不过多太高技术门槛。显然,Maskbook的用户范围已经被扩大到了互联网用户,不涉及区块链的用户教育门槛。
 
   个故事,是规则内创新,第二个故事,是一个用户教育的故事。
 
  2020年的开始,隐私事件再次触发了,这次是微博用户信息泄露,并且被黑客拿到了Telegram上利用聊天机器人售卖数据,还利用了加密货币支付,典型的灰产手段,这其中,令人唏嘘之处, 个就是加密货币的金融交易之便利却使灰产即为便利。
 
  此事发生后,在圈内做区块链隐私项目PhalaNetwork的佟林写了一篇体验隐私泄露灰产的文章,文章内详细描述了信息泄露的类型、如何获取、危害如何。令人唏嘘之处是这个售卖用户数据的灰产,还在这次的交易业务里,放了隐私协议。
 
  文章发布后,被广泛传播,这一篇文章在PhalaNetwork刚刚启动的项目公众号里,阅读量近乎接近了10万+,并被互联网大V自动推荐,在一些技术社区广泛传播。
 
  对于技术爱好者来说,因对技术的清晰了解,而对具备隐私能力的技术以及未来隐私自由的期待更深。也因此这一事件被广泛关注且深入关注。
 
  但作者佟林反被黑客报复,利用手机号注册各大网站,短信验证码不停,外加骚扰电话,还通过信息撞库,拿到了作者的包含身份证在内的各种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具备隐私协议的数据贩卖灰产,利用了加密货币匿名之便,无从查证。而在我们的中心化平台中,拿到全面的信息“报复”他人,隐私已经荡然无从。
 
  Phala这次也破圈了,虽然不是像Maskbook一样是因产品创意而红,但却应了用户教育上的逻辑。Phala佟林深陷隐私暴露的“恐惧”,是不知道还有哪些平台的信息会被挖出,登录过的每一个中心化平台,可能都会成为恐惧炸弹。
 
  所以,Phala虽然也是一个公链网络,但Phala会推出多个隐私产品,也就是说,其实背靠这区块链行业,但产品定义是应用和隐私,尽力降低用户的门槛。
 
  爆款的另一面是什么?
 
  2019年,还有一款因产品而爆红互联网的项目,就是ZAO,因为换脸的有趣体验,ZAO在上线后从AppStore免费榜138位冲到了 。
 
  但因为ZAO使用视频和AI,会利用过高的带宽和更多的服务器,这让ZAO储备的服务器资源很快用完了,还好ZAO是由陌陌孵化的。如果后续费用过高,对于一个资金储备很少的公司,也许这个爆红直接就是死亡信号。技术成本直接把储备资金花完,团队解散。很多技术公司都死于技术和产品未成功之时,钱烧完了。还何谈爆款。
 
  所以虽然爆款万众期待,但爆款的成本是极高的,可能是机会,更会是噩梦。在2017年,笔者去探访过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几款爆红级App。包含魔漫相机、脸萌、B612等,我们发现,爆款应用出现的工具类比较多,但工具类型App带来的用户留存,很难与带来的未来价值平齐。
 
  这就是对于ToC应用 的考验,一款免费工具, 关是知名,然后是下载,然后是注册、试用,接下来就是留存,最后是付费。没有几个爆款的应用可以活到付费。大部分死在了留存。
 
  以上曾经爆红的公司,只能靠不断的开发新的爆款应用或修改产品特性,维系后续融资,找到其他机会转型盈利,例如脸萌开发了faceU,陌陌做直播做视频交友等。
 
  这明显是续命,不断创造爆款,不断用开始用资源换未来。也就形成了没有资源(钱和流量)别谈爆款的基础哲学。
 
  区块链行业更甚之, 的局限还是行业覆盖范围有限,二级市场引入的用户,和应用服务的用户天差地别。这才能看出例如Maskbook和Phala这样打造了爆款或一瞬爆红事件的不易,区块链行业的流量,仍旧以投资的强关系为主,应用产品的推广,大多把成本降低,把周期放长久。
 
  既然业内流量流量如此,创业者们就更应该思考“破圈”的爆款之道,正如现在的项目、资本等都在做内容争抢流量。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不要过于拘泥忘记了产品为王。区块链应用创业者的竞争者,不是同在行业内的同赛道项目,而是广泛的互联网平台。
 
  No.3
 
  写到最后
 
  写到这里,是不是感受到了区块链应用似乎已经没有路了。
 
  我们此时回想一个产品的诞生。
 
  如果我们做一款产品,从模式上,先选“轻重”,轻模式好操作好调头,重模式有壁垒。然后开始找业务模型。如果我做服务,我会在乎顾客和盈利,如果我是平台,我更重视流量和后续的变现方式。
 
  从流量上看,每个用户的流量都“贵”的离谱,互联网平台流量难以撼动,竞争的成本太高。而如果做服务,直接的业务可能只与交易和资产相关,这个领域相对容易,但已成红海。除了交易和资产外,区块链的服务也可以是技术服务,但从客户角度上看,可以做到付费开发区块链产品的客户是极少的。这种很传统的IT技术服务方式更难成为爆款让更多人应用。
 
  区块链的应用,似乎也只能依靠加密货币的投资价值和金融优势了。但货币主权带来的限制以及灰产等现象的出现,对区块链的扼杀是致命的。
 
  据此,我们暂且这样判断,在区块链行业内做爆款的机会,是很少的,但在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下,爆款会不断出现,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是个圈,先破了这个圈再谈爆款吧。从产品立意、产品渠道、产品特点、用户画像等一个个破。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2024,大厂元宇宙的K型分化 字节VR向下,阿里AR向 2024,大厂元宇宙的K型分化 字节VR向下,阿里AR向

原标题:2024,大厂元宇宙的K型分化 字节VR向下,阿里AR向上 VR行业的2023年有点

元宇宙2024-01-12

米哈游耗资10亿上海购地建楼 元宇宙的终点是买 米哈游耗资10亿上海购地建楼 元宇宙的终点是买

原标题:米哈游耗资10亿上海购地建楼 元宇宙的终点是买房? 游戏圈新贵米哈

元宇宙2023-10-21

谁能想到救活元宇宙的 竟然是ChatGPT? 谁能想到救活元宇宙的 竟然是ChatGPT?

原标题:谁能想到救活元宇宙的 竟然是ChatGPT? ChatGPT加上元宇宙有没有搞头?

元宇宙2023-09-12

元宇宙沉浸式逛街 为你带来无尽的购物惊喜 元宇宙沉浸式逛街 为你带来无尽的购物惊喜

原标题:元宇宙沉浸式逛街 为你带来无尽的购物惊喜 元宇宙,一个全新的虚拟

元宇宙2023-08-16

年终回顾!元宇宙的2022 瓶颈、洗牌、平台期 年终回顾!元宇宙的2022 瓶颈、洗牌、平台期

原标题:年终回顾!元宇宙的2022 瓶颈、洗牌、平台期 两年过去了,元宇宙还「

元宇宙2023-01-12

71岁茅台的元宇宙大戏:上线仅10天 评分1.7 71岁茅台的元宇宙大戏:上线仅10天 评分1.7

原标题:71岁茅台的元宇宙大戏:上线仅10天 评分1.7 什么是巽风?能抢茅台吗?

元宇宙2023-01-10

玩惯了“蚂蚁战术”的映客能否驾驭元宇宙? 玩惯了“蚂蚁战术”的映客能否驾驭元宇宙?

原标题:玩惯了蚂蚁战术的映客能否驾驭元宇宙? 效仿Facebook更名Meta,曾以直

元宇宙2023-01-03

Meta明年重押AR 主导智能手机市场的Apple成最强拦 Meta明年重押AR 主导智能手机市场的Apple成最强拦

原标题:Meta明年重押AR 主导智能手机市场的Apple成最强拦路虎 虽然2022年元宇宙

元宇宙2022-12-26

盘点世界杯观赛期的“科技与狠活”元宇宙已全 盘点世界杯观赛期的“科技与狠活”元宇宙已全

原标题:盘点世界杯观赛期的科技与狠活元宇宙已全方位渗透 卡塔尔世界杯激

元宇宙2022-12-16

虚拟空间里开party 元宇宙不就是QQ秀的轮回吗? 虚拟空间里开party 元宇宙不就是QQ秀的轮回吗?

原标题:虚拟空间里开party 元宇宙不就是QQ秀的轮回吗? 我们是元宇宙的领路人

元宇宙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