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人机拍摄邻居的后院,违法吗? 律师为你解答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用无人机拍摄邻居的后院,违法吗? 律师为你解答
乔某在自家后院晒太阳时,发现半空中有一架无人机在拍他。
起初,他并未在意。可后来几天,无人机总是时不时的过来。
乔某十分生气,几经周折,他找到了原来是邻居孙某在用无人机拍摄。
他认为孙某在没有经过他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拍摄自己的后院,属于违法行为。
孙某却认为,他又不是拍摄乔某的家里的情况,只是拍摄了后院而已,不属于违法。
那么,他俩谁说的对?
隐私权是指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这包括个人的生活空间、身体隐私、信息隐私等方面。
后院的隐私属性:后院作为私人住宅的一部分,通常被视为个人的私密空间。在没有得到主人明确同意的情况下,他人不得擅自进入或拍摄这一空间。
孙某的行为分析:孙某使用无人机拍摄乔某的后院,尽管没有直接拍摄乔某家中的内部情况,但仍然侵犯了乔某对后院的隐私权。因为后院是乔某的私人空间,孙某的行为构成了未经允许对私人空间的侵扰。
法根据隐私权保护的原则,孙某的行为很可能构成违法。他应当尊重乔某的隐私权,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拍摄乔某的私人空间。
法律法规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五洲有话说
孙某在未经乔某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无人机拍摄乔某的后院,侵犯了乔某的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因此,乔某有权要求孙某停止拍摄并可能寻求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