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司是否需要验资? 公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验资?

2023-05-25 22:56:37来源:法妞问答编辑:居小桃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注册公司是否需要验资? 公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验资?

  我们通常说的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帮助被审计单位,对于该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者注册资本以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出具的一份真实有效合法的验资报告。我国从14年起,公司注册资金实行实缴制,实缴制就是在固定的验资账户上面必须要有规定的数额。

  网友咨询:

  注册公司是否需要验资?

  四川均鼎律师事务所周一雄律师解答:

  注册资本是属于注册公司的第一步,但是现在我国公司法条例已经改变,注册资本已不再进行验资,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认缴完成就可以。

  注册资本代表股东承担的一种有限责任,未来资本金何时到位由股东自己决定。企业注册公司已经从实缴改为认缴,实缴登记制是工商部门监督企业注册资本到位的情况,而认缴制是社会公众进行监督。验资报告已经取消,验资报告的取消,是与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相关联的。由于注册资本的到位情况,是对社会公众进行公示,所以,注册资本到位的证明也将不再存在。验资报告的取消,不但省去企业这笔费用,也免去奔波之苦。

  四川均鼎律师事务所周一雄律师解析:

  公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验资?

  1、公司变更注册资本金时,增加的部分重新验资。

  2、公司成立后,在工商年检时发现股东抽出注册资本,要求重新验资。

  3、被审验单位整体改制,包括由非公司制改为公司制企业、内外资企业互转。

  4、被审验单位因吸收合并、派生分立、注销股份等减少实收资本。

  5、被审验单位因合并增加实收资本。

  6、出资者将其对被审验单位的债权转为股权。

  7、被审验单位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转为实收资本。

  8、被审验单位出资者(包括原出资者和新出资者)新股入资本,增加实收资本。

  9、企业新设合并、分立,或企业改制时以部分资产进行重组,通过吸收其他股东的投资或转让部分股权设立新的企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离婚争抚养权需要什么证据?律师为你解答 离婚争抚养权需要什么证据?律师为你解答

原标题:离婚争抚养权需要什么证据?律师为你解答 想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财经知识2025-03-04

老年人犯法是否都是从轻处罚? 律师为你解答 老年人犯法是否都是从轻处罚? 律师为你解答

原标题:老年人犯法是否都是从轻处罚? 律师为你解答 老人已经70多岁了,是

财经知识2025-02-27

怎么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你 怎么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你

原标题:怎么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你需要知道这些! 财产

财经知识2025-02-25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需要股东会决议吗?律师为你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需要股东会决议吗?律师为你

原标题: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需要股东会决议吗?律师为你解答 股权转让是以股

财经知识2025-02-25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

原标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律师为你解答 违约金

财经知识2025-02-12

夫妻之间打借条是否有效?律师为你解答 夫妻之间打借条是否有效?律师为你解答

原标题:夫妻之间打借条是否有效?律师为你解答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

财经知识2025-02-10

“电子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律师为你解答 “电子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律师为你解答

原标题:电子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律师为你解答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

财经知识2025-02-08

怎么才算是夫或妻“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 怎么才算是夫或妻“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

原标题:怎么才算是夫或妻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律师为你解惑 夫

财经知识2025-02-08

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申 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申

原标题: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具

财经知识2025-02-06

员工在绩效末位是否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 员工在绩效末位是否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

原标题:员工在绩效末位是否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戳这里为你解惑 劳动者不

财经知识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