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5.0全栈自研成功,央视力赞:自主可控,破解操作系统难题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华为鸿蒙5.0全栈自研成功,央视力赞:自主可控,破解操作系统难题
近期,华为常务董事及终端BG掌舵人余承东接受了央视财经《对话》栏目的深度访谈,话题聚焦于华为鸿蒙系统的创新进程与战略定位,访谈以“鸿蒙破局”为核心议题。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动态,指出缺乏自主操作系统如同“咽喉被扼”,进一步强调了自主系统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进科技自主的关键意义。
据悉,华为在过去六年里,为鸿蒙系统的研发倾注了巨额资金,累计投入超过数百亿元,同时,每年有超过万名研发人员投身于这一项目。目前,鸿蒙系统的开发代码总量已超过1.3亿行,并且,华为已决定将核心基础代码对外开放,以此推动生态系统的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夏虞斌教授指出,当前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必须重视核心系统的安全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已成为业内研究者的共同心声。
今年10月,华为正式推出了鸿蒙系统的最新版本——HarmonyOS 5.0。余承东在访谈中详细阐述了新版本与以往版本的关键差异:“此前的鸿蒙系统采用的是双框架体系,应用主要依赖于安卓体系内核。但从5.0版本开始,所有应用都已全面迁移到鸿蒙操作系统。”这意味着鸿蒙5.0标志着我国首个实现全链条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真正达成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余承东坦诚地表示,构建一个全新的应用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安卓与iOS系统长期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积累了庞大的应用生态。“它们的生态系统资源非常丰富,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应用。”他提及了Windows Phone、Blackberry、Sailfish以及三星的Bada等系统的失败案例,形容鸿蒙系统的研发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
尽管如此,余承东对鸿蒙系统的未来仍充满信心:“鸿蒙内核的先进性超越了当前的时代。我们勇于采用新技术,设计标准也瞄准了新一代。在全球范围内,能够用一个操作系统覆盖所有终端的,只有鸿蒙操作系统。”
在鸿蒙系统的研发历程中,余承东强调“责任明确”,每个模块、每个开发接口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创新性。
华为鸿蒙系统的成功不仅代表着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的重大进展,也为全球科技自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