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玉米价格走下“神坛” 两大因素正悄然出现改变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今年3月份以来,在我国东北玉米通过汽运等途径大量外流,深加工企业谨慎收购,饲料企业销量趋于回升,导致终端库存水平偏低,而在粮商大量“囤粮”的背景下,国内玉米价格迎来一轮持续超过一个月的大涨行情,并创下年内新高。其中,北方港口累计上涨100-150元/吨,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上涨50~150元/吨,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累计涨幅高达150-200元/吨。正如JCI前期撰文所言,当前我们需要保持“看空不做空”的策略,同时,密切关注中国谷物进口和物流这两大可能影响后续玉米价格“拐点”出现的因素。巧合的是,本周这两大因素正在悄然出现改变。
◎ 关内玉米汽运到货量出现下降趋势,传闻高速公路收费模式改革中
据JCI跟踪统计,自4月中旬开始,以华北山东为代表的关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汽运到货量出现“冲高回落”,近日到货量维持在200-500车/日,远低于之前极值600-800车/日的水平。从下图可见,在山东玉米价格冲击新高之际(实际已突破2015年秋季以来高位)到货量出现下滑。
周四,因低价吸引海外进口需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市场收盘上涨,截至收盘,玉米期货上涨0.75美分到2.25美分不等,其中5月期约收高1.75美分,报收319.25美分/蒲式耳;7月期约收高1.25美分,报收326美分/蒲式耳;12月期约收高2美分,报收338.75美分/蒲式耳。
总之,有潮起就有潮落。诚然,本周国内玉米价格维持坚挺向上的趋势,东北深加工企业甚至出现大幅提高报价“补涨”的情况,国内淀粉价格大涨超过100元/吨,现阶段暂无回调迹象,但随着此轮推动玉米价格涨势的因素悄然变化,未来回落的风险正在积聚。此外,连盘玉米方面,近期主力C2009在4月20日盘中创下2082元/吨高位后持续震荡,2018年10月31日盘中创下的2096元/吨是否会成为其“障碍”,我们拭目以待。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