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鲜果”开售是铁路提升服务的另一阵地

2019-08-21 15:29:47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平价鲜果”开售是铁路提升服务的另一阵地
 
  8月19日,记者从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获悉,他们与全国水果专营连锁知名品牌“百果园”合作,在从上海虹桥站、上海站始发的百余趟高铁上推出专用包装且价格不贵的新鲜水果。(现代快报  2019年8月19日)
 
  一直以来,在高铁上买吃的是许多乘客的难题,不少乘客上车前未及时准备,在车上“吃”就成了问题,一是贵,二是不好吃。因此,高铁上的食物被许多乘客所诟病,不少长途乘客在车上吃上一顿热饭就非常心疼了,至于在高铁上买水果吃,对于大多数乘客来说简直是奢侈。
 
  而此次与以往有所不同,笔者相信铁路部门推出的“平价鲜果”将能受到乘客的好评,首先是价格不贵,不同的水果从15元、20元到50元一盒不等共7个价位,把高铁水果的价格打了下来,对比于今年水果市场的高位,确实不算贵;其次是新鲜可口,铁路部门与知名品牌“百果园”合作,水果来自国内外品牌水果源产地,并严格控制“四度一味一安全”,从种植源头、运输保管来确保水果的“好吃”口感。
 
  从长远来看,“平价鲜果”的开售对于乘客来说是一个好的信号,证明铁路部门更加重视了旅客的意见和需求,开始从“吃”的方面来提升服务,因为“吃”确实是铁路服务的一块重要阵地,铁路部门如果能有效解决“吃”的问题,让乘客在高铁上能“吃得起”、“吃得好”,绝对是铁路服务的又一大进步。
 
  当然,好事还需多磨,解决“吃”的问题还需要长远的布局和试验。一方面,铁路可以以长三角地区开售“平价鲜果”为试点,广泛收集乘客意见和建议进行改善,在得到较好反馈后在更多地区铺开,让更多乘客能够享受到“平价鲜果”的福利;另一方面,后期可以比照“平价鲜果”的成功经验,与更多盒饭、饮品、零食商家展开合作,把价格“打下来”,让乘客在高铁上能“放开吃”就切实解决了“吃”的问题,高铁服务也将更加令人满意。
 
  衣食住行,“吃”历来都不是小事,而做到既便宜又好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需要用心去钻研和尝试,对于高铁食物向平价好吃转变这件事情,我们还需多一点耐心和理解来支持并相信中国铁路,好事不怕多磨,“吃”的问题终将不再会是问题!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