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铁”担当,铺就团圆画卷

2025-01-21 23:34:47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cn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2025年铁路春运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1月15日新华网)

 

  运力提升,让每一段旅程都更加顺畅。随着中国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铁线路不断延伸至更多的城市和乡村。2025年的春运,众多新型高速列车将穿梭于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些列车不仅拥有更快的速度,还具备更大的载客量。国铁南宁局在客流高峰日将开行旅客列车800多列,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无论是繁忙的京沪线,还是偏远山区的小站,铁路的触角无处不在,它像一条坚韧而温暖的纽带,连接着每一个渴望团圆的家庭。

 

  智能服务,科技赋能春运新体验。智能化成为2025年铁路春运的一大亮点。从购票环节开始,旅客就可以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手机App上精准的余票查询、智能推荐最佳出行方案等功能,让购票不再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进站时,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旅客只需轻松“刷脸”,即可快速通过闸机,节省了大量时间。在车站内,智能导航系统引导旅客准确找到候车区域、检票口以及各种服务设施。车厢里,智能设备也为旅途增添了更多乐趣。Wi-Fi全覆盖、多媒体娱乐系统等,让漫长的旅途变得丰富多彩。此外,铁路部门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旅客流量,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拥堵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整个春运期间的运输秩序井然有序。

 

  人文关怀,春运中的温暖瞬间。春运不仅仅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铁路职工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用真诚的笑容、热情的服务迎接每一位旅客。车站里的志愿服务者也活跃在各个角落,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帮助。一些火车站还设立了爱心候车区、母婴室等特殊区域,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如同点点星光,在寒冷的冬日里,为旅客们带来阵阵暖意。

 

  铁路春运,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的体现,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人们紧密相连。它承载着5.1亿人次回家团圆的梦想与希望,每一次列车的启动,都是向着幸福出发的号角。而铁路部门持续的努力和付出,也让这场流动盛宴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充满温情。(李晓花)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7月11日在北京闭幕。一场展示和交流世界高速铁路

原创观点2025-07-11

CR450:中国高铁再提速 CR450:中国高铁再提速

当 CR450 动车组样车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揭开面纱,450 公里的试验时速让世界再

原创观点2025-07-10

中国高铁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铁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7月6日,亮丽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速铁路展开展暨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吉祥物命

原创观点2025-07-10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6月30日10时30分,载着130吨化肥的货物列车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经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钢铁动脉以创新为引擎 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钢铁动脉以创新为引擎 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合福高铁于2015年6月28日正式通车,串联起皖赣闽三省,重构了沿线产业版图、

原创观点2025-07-09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区域发展新速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区域发展新速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如银箭离弦,在沪昆高铁杭长段划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近日

原创观点2025-06-30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