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钢铁巨龙铺就发展繁荣之路

2024-12-07 22:04:34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cn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三年前的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巨龙如同一座连接中老两国人民的坚实桥梁,在三年时光里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为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老铁路在客运方面成绩斐然。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单月旅客发送量从开通初期的60万人次稳步攀升至160万人次。它为跨境旅游、学习、经商等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让人们的出行更加高效、舒适。老挝旅游公司导游苏萨婉・赛萨那西感慨,中老铁路通车后旅途变得便捷舒适且时间大幅缩短;中国赴老挝游客韩国珍也对列车设施、服务赞不绝口。对于中国赴老挝留学生张若南及其同学们而言,中老铁路让回家的路不再漫长,近的同学甚至半天到一天就能抵达。便捷的交通不仅促进了人员的往来交流,更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为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货运领域,中老铁路同样表现卓越。累计运输货物超48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060万吨,运输范围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以及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种类拓展至3000余种。这一数据背后,是沿线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国际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中老铁路老挝籍货运值班员妮拉万・贾楞苏自豪地表示,这条铁路让老挝产品便捷出口中国市场,使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还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为老挝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它就像一条经济动脉,为沿线各国输送着发展的养分,助力各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融入区域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腾飞。

 

  中老铁路的成功运营,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它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切入点,带动了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产生的“黄金大通道效应”,不仅让中老两国受益,还辐射到周边更多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当今全球化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老铁路为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提供了典范,展示了国际合作的广阔前景与无限潜力。

 

  展望未来,中老铁路必将继续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期望与梦想,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和平稳定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钢铁巨龙将创造更多辉煌,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的“中老智慧”与“中老方案”。(张露萍)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铁路专用线:激活物流“神经末梢”,赋能实体 铁路专用线:激活物流“神经末梢”,赋能实体

铁路专用线是企业自建与国家铁路网接轨的货物作业线路,对于减少货物的短倒

原创观点2024-12-04

铁路新发展,物流新活力 铁路新发展,物流新活力

11月28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负责人28日在北京介绍,今年以来,全

原创观点2024-12-04

AI助力铁路公安实战训练革新 开启智慧警务新征 AI助力铁路公安实战训练革新 开启智慧警务新征

利用手机APP,民警一人即可完成红蓝对抗训练考核。11月29日,公安部铁路公安

原创观点2024-12-04

铁路助力高原农特产品“出圈” 铁路助力高原农特产品“出圈”

11月26日,丽香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累计发送旅客超317万人次,运输货物超4

原创观点2024-11-28

铁路货运“加速跑”,赋能物流降本增效 铁路货运“加速跑”,赋能物流降本增效

今年1-10月份,国家铁路货运量完成了32.8亿吨,同比增长了4265万吨,创造了历史

原创观点2024-11-28

铁路“答卷”亮眼,赋能国计民生 铁路“答卷”亮眼,赋能国计民生

在2024年已然走过的十个月时光里,全国铁路宛如一条活力奔涌的巨龙,于客运

原创观点2024-11-28

铁路多式联运助力区域互联互通 铁路多式联运助力区域互联互通

汽笛声声,11月19日,中老泰铁路昆明陆港号昆明安宁至泰国拉廊多式联运货运

原创观点2024-11-27

铁路赋能,温暖冬日 “煤” 保障 铁路赋能,温暖冬日 “煤” 保障

从本月15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全面启动供暖工作,与此同时,能源的需求大幅

原创观点2024-11-25

中老铁路旅客发送再创新高 中老铁路旅客发送再创新高

12月3日,中老铁路迎来开通三周年。连日来,中老铁路客流旺盛,在11月17日老

原创观点2024-11-25

银巴铁路:构筑发展快车道,激发区域新活力 银巴铁路:构筑发展快车道,激发区域新活力

11月23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由宁夏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

原创观点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