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华东,高铁梦绘繁荣景

2024-09-14 22:55:29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cn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2014年9月16日,伴随着高速动车组列车从南昌西站驶出,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正式开通运营,“高铁洼地”江西由此接入全国高铁网络。如今,十年过去,江西已一跃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省份。(澎湃新闻9月11日)

 

  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却也在赣鄱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沪昆高铁,这条横贯东西的钢铁巨龙,自2014年9月16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江西与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更成为推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十年跨越,江西迈入“高铁时代”。十年前,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江西一跃成为全国高铁网络的重要节点。十年来,江西高铁建设不断提速,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从0增长到1280公里,所有设区市实现高铁覆盖,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的省份。这一跨越,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江西的交通条件,更为江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铁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沪昆高铁的开通,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带动了沿线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以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为例,依托高铁的交通优势,该区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前沿行业,吸引了一大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落户。2023年,全区企业实现营收980.36亿元,同比增长62.5%,其中数字经济企业实现营收760.22亿元,同比增长64.95%。这种以高铁为纽带的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旅游爆发,江西成就“诗和远方”。沪昆高铁的开通,也为江西的旅游业带来了爆发式增长。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坐着高铁游江西”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出行新选择。据统计,江西年度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48亿人次增至8.18亿人次,年度国内旅游总收入由1896亿元增至9668亿元。南昌、上饶、萍乡等地的网红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

 

  百尺“赣”头,更进一步。沪昆高铁的十年跨越是江西发展的一个缩影,江西正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迈向未来。随着九景衢铁路、赣深、杭昌、武九等高铁线路的开通运营,江西与长三角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李晓花)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林海雪原间的振兴新答卷 ——沈白高铁开通 林海雪原间的振兴新答卷 ——沈白高铁开通

当复兴号动车组以350公里时速穿梭于长白山的林海间,沈白高铁开通运行的鸣笛

原创观点2025-10-02

杭温高铁一周年:文旅与铁路的双向奔赴 杭温高铁一周年:文旅与铁路的双向奔赴

2024年9月,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年以来,这条连接杭州、桐庐、横店、仙

原创观点2025-09-07

运三高铁与都凯铁路:区域联络线建设的必要性 运三高铁与都凯铁路:区域联络线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速铁路网络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一些区域性联络线虽然规模较小,但其

原创观点2025-09-06

沈白高铁启动模拟载客试运行 东北高铁网络再添 沈白高铁启动模拟载客试运行 东北高铁网络再添

9月4日8时,一列CR400bf-g型复兴号动车组从沈阳北站1号站台缓缓驶出,标志着东

原创观点2025-09-06

CR450:中国高铁再提速 CR450:中国高铁再提速

当 CR450 动车组样车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揭开面纱,450 公里的试验时速让世界再

原创观点2025-07-10

中国高铁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铁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7月6日,亮丽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速铁路展开展暨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吉祥物命

原创观点2025-07-1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区域发展新速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区域发展新速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如银箭离弦,在沪昆高铁杭长段划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近日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