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遂内宜铁路助推成渝经济发展

2023-01-04 23:39:29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cn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绵遂内宜铁路位于四川省境内,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地,线路起点为在建的成兰铁路安州站,向东南经绵阳,沿涪江而下,经绵阳市三台县,遂宁市射洪市、船山区、安居区,资阳市安岳县至内江市,沿西南方向跨沱江至自贡市自贡东站,再跨长江至宜宾站止,是一条以城际客流为主,兼顾长途跨线客流的城际铁路,建成后时速达250公里/小时。线路建成将结束绵阳市安州区、三台县,遂宁市射洪市、安居区,资阳市安岳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绵遂内宜铁路由绵遂内宜铁路绵阳至自贡段、成自宜高铁自贡至宜宾段共同组成。其中绵遂内宜铁路内自段、成自宜高铁自宜段分别于2016年、2018年开工建设。绵遂内宜铁路绵内段(绵遂内铁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成渝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

  绵遂内宜铁路起于起于成兰铁路绵阳西站(安州站),经绵阳站、芦溪站、三台站、金华站、射洪站、遂宁站、安居站、安岳站、双桥站,连接内江北站后,经内江东站、白马北站、自贡站、富顺站、泸县站,止于泸州站根据规划。

  12月30日上午10时许,绵遂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建设启动大会在绵阳举行。绵遂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估算投资328.52亿元,计划工期4年,设计速度目标值250公里/时,由蜀道集团牵头,并与绵阳市、遂宁市人民政府共同筹资建设。

  绵遂内铁路桥隧比为78.91%。绵遂内铁路对于构建绵阳市通往长三角城市群、重庆都市圈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强化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经济区高效便捷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绵遂内铁路建设,对于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落实交通强省建设部署要求、巩固绵阳区域性铁路枢纽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补齐绵阳铁路通道单一、覆盖面少、标准不高的短板,推动形成“十字型”骨架铁路网。

  绵遂内铁路建成后,绵阳与成都的半小时高铁经济圈+与重庆的1小时高铁经济圈全面形成。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同时也是经济金三角。在川内,绵阳作为四川的首席经济副中心,将与正在建设的宜宾—泸州经济副中心,正在培育的南充—达州经济副中心,形成高效便捷联系,对全省促进区域协调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王力)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铁路“轨道上的旅游圈”加速成型 铁路“轨道上的旅游圈”加速成型

9月28日,从国铁南宁局了解到,为期12天的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今日启动,

原创观点2025-10-02

杭温高铁一周年:文旅与铁路的双向奔赴 杭温高铁一周年:文旅与铁路的双向奔赴

2024年9月,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年以来,这条连接杭州、桐庐、横店、仙

原创观点2025-09-07

铁路文创融新意 站城经济焕生机 铁路文创融新意 站城经济焕生机

8月26日,南宁站、桂林站、柳州站、贵港站的宁铁驿站自营超市门前人头攒动。

原创观点2025-09-07

运三高铁与都凯铁路:区域联络线建设的必要性 运三高铁与都凯铁路:区域联络线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速铁路网络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一些区域性联络线虽然规模较小,但其

原创观点2025-09-06

长荆铁路复线改造提速 江汉平原发展迎来新机遇 长荆铁路复线改造提速 江汉平原发展迎来新机遇

8月27日,荆门市委书记胡亚波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长荆铁路复线改造和荆沙

原创观点2025-09-06

八亿人次出行见证铁路暑运活力与担当 八亿人次出行见证铁路暑运活力与担当

2025年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达8.23亿人次

原创观点2025-08-27

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7月11日在北京闭幕。一场展示和交流世界高速铁路

原创观点2025-07-11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6月30日10时30分,载着130吨化肥的货物列车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经

原创观点2025-07-09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亮眼民生成绩单印证硬件升级+服务创新双轮 铁路亮眼民生成绩单印证硬件升级+服务创新双轮

1至5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6亿人次,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新高。(6月13日

原创观点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