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铁路让百姓在小康路上驶上“快车道”

2021-11-22 23:38:06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近日,川藏铁路新都桥至波密段站前工程招标工作顺利完成,新都桥至波密段各标段将于年底前相继开工建设。
 
  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呈东西走向,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
  川藏铁路从四川盆地攀上“世界屋脊”,最高海拔4400米,全线海拔高差3000多米。与青藏高原的“缓坡式”上升不同,川藏铁路是“台阶式”的上升,比如:泸定到康定一段,刚过大渡河就要翻折多山,直线距离仅50公里左右,海拔高差却有2000多米,相当于每公里要爬50米,全线累计爬升高度达1.4万米。为了消除显著的地形高差,川藏铁路更多的采用了高桥、隧道,全线桥隧比例达81%。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除了要面对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等常规困难外还要接受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和频发的山地灾害三大难题的挑战。正因如此,川藏铁路虽然比青藏铁路要短100余公里但建设周期却更长,投资更是青藏铁路的数倍。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格局的敲定以及高铁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国人的梦想已不仅仅是坐上火车去拉萨,而是坐上动车甚至是高铁去拉萨。受沿线经济不发达所累当年青藏铁路被迫选择了内燃线路,现在川藏铁路受益于强大的川渝经济带设计时速定为200公里(部分地段为160公里),采用客货共线方案,客运将以时速160公里的动车组为主,是一条快速或准高速铁路。这意味着旅客坐上舒适的动车前往拉萨的美景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开建川藏铁路,兑现着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承诺。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新时代是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时代,是改革者进、创新者强的时代,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时代,开建的川藏铁路,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拉来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甜蜜的新生活,让人民群众在小康路上驶上“快车道”,唱响“春天里”。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开创未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中国梦的追梦路上,中国铁路将上下同心同力,不断砥砺梦想、坚持不懈奋斗、始终拼搏实干,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李美玲)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八亿人次出行见证铁路暑运活力与担当 八亿人次出行见证铁路暑运活力与担当

2025年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达8.23亿人次

原创观点2025-08-27

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7月11日在北京闭幕。一场展示和交流世界高速铁路

原创观点2025-07-11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铁路新动脉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的韧性

6月30日10时30分,载着130吨化肥的货物列车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经

原创观点2025-07-09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一单制列车鸣笛启程,武汉运输体系川流不息 一单制列车鸣笛启程,武汉运输体系川流不息

6月13日,满载千吨板材的列车从武汉吴家山站驶出,集装箱在阳逻港登舟,直航

原创观点2025-06-19

铁路亮眼民生成绩单印证硬件升级+服务创新双轮 铁路亮眼民生成绩单印证硬件升级+服务创新双轮

1至5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6亿人次,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新高。(6月13日

原创观点2025-06-19

安全生产之铁路经验 安全生产之铁路经验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议应急查找身边

原创观点2025-06-19

中老铁路瓜果飘香,“甜”满人间 中老铁路瓜果飘香,“甜”满人间

当下正是榴莲的成熟和销售旺季,大批榴莲正在上市,质优价又廉的趋势有望延

原创观点2025-06-09

铁路文化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体验的完美融 铁路文化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体验的完美融

5月27日上午,我的铁路风景博物馆+京张铁路文化之旅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国铁道

原创观点2025-06-07

中国铁路以创新之力续写着互联互通的当代篇章 中国铁路以创新之力续写着互联互通的当代篇章

5月17日,中国邮政集团广西分公司组织一列满载700吨板材的集装箱货物,在南宁

原创观点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