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地下40载,历久弥新永长存

2021-11-18 22:58:00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它见证了中国第一条山区铁路的建成,见证了中国人民将蜀道变通途的伟大,见证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诞生,因自然灾害被埋地下40年的它,已经历65年风雨,它就是—宝成铁路南北接轨点纪念碑(中国铁路)
 
  久经风雨今犹在,年过花甲展新颜。2021年2月,中国铁局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工务段在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在宝成铁路147公里处发现一截纪念碑,通过多地探寻,历尽波折,让宝成人心心念念的接轨点纪念碑终于被找到,被发现时,纪念碑已被泥石流损坏成三截,深埋地下不见天日40年。为此,汉中工
务段迅速对纪念碑进行修复,耗时三个月让年过花甲的纪念碑再现新颜,让我们再睹当年之风采。
 
  不为险峻崎岖路,千年蜀道变通途。1956年7月12日,宝成铁路南北两端在甘肃省黄沙河成功接轨,7月13日10时,铁路职工和当地农民举行了接轨仪式,宝成铁路南北接轨点纪念碑正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宝成铁路是连接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动脉,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用最简便的设备克服了复杂的地理环境,在铁路施工建设最紧张时期,曾经动用中国新建铁路一半左右的劳动力和五分之四的机械筑路力量,老一辈铁路人在实践中摸索和创新技术,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运营,使得千年蜀道变通途,《人民日报》刊登三篇文章进行报道,1975年7月,宝成铁路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中国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诞生,中国铁路拉开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不忘先辈,驰而不息,缅怀历史,精神永存。从汽笛轰鸣的蒸汽火车到高速飞驰的复兴号,中国高铁已然占据“世界领跑”的地位,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国高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新时代铁路精神也继承了传统铁路精神的优良作风,宝成铁路南北接轨点纪念碑是“宝成精神”的载体,让我们在今日乘坐舒适高铁之时,不敢忘记曾经战天斗地的先辈,并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于新一代铁路职工。(宋灵美)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银发列车:穿越山河的幸福专列,载满岁月的诗与远 银发列车:穿越山河的幸福专列,载满岁月的诗与远

当68岁的张阿姨戴着老花镜,在银发列车的观景窗前轻轻按下快门,定格下祁连山

原创观点2025-06-25

主题文化列车,满载色彩去远方 主题文化列车,满载色彩去远方

全国首趟全场景铁路卡通形象成路鹿主题文化列车正式在川青铁路上线运行。这

原创观点2025-06-17

“钢铁丝路”承载两国人民美好出行需求 “钢铁丝路”承载两国人民美好出行需求

经中越两国铁路部门等联合推动,自2025年5月25日起,中国北京西、南宁至越南

原创观点2025-05-28

“钢铁丝路”承载两国人民美好出行需求 “钢铁丝路”承载两国人民美好出行需求

经中越两国铁路部门等联合推动,自2025年5月25日起,中国北京西、南宁至越南

原创观点2025-05-28

运力提升 承载更多团圆与希望 运力提升 承载更多团圆与希望

据中国铁路公众号消息,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铁路春运圆满收官,运输安全

原创观点2025-03-01

春运交通,承载团圆与希望 春运交通,承载团圆与希望

春运,这一场规模宏大的人口迁徙,是中国独有的年度盛景,它不仅仅是人员的

原创观点2025-01-21

天府动车所首趟载客列车驶出:高效出行助力西 天府动车所首趟载客列车驶出:高效出行助力西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建设的持续完善,我国的铁路运输正步入新的历史阶

原创观点2024-06-17

细微之处见真章 瑞尔齿科海燕院长25载孜孜不倦 细微之处见真章 瑞尔齿科海燕院长25载孜孜不倦

原标题:细微之处见真章,瑞尔齿科海燕院长25载孜孜不倦专注守护顾客笑容

原创观点2022-07-08

“第三卫生间”承载着铁路的“大爱” “第三卫生间”承载着铁路的“大爱”

2022北京冬残奥会期间,无障碍设施建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铁路部门深

原创观点2022-03-22

中欧班列载着国货与友邦一起向未来 中欧班列载着国货与友邦一起向未来

春节假期刚结束,9号,满载着50个标箱的中欧班列,从沈阳东站发车驶向俄罗斯

原创观点202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