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列风雨无阻为莘莘学子搭建助高考强梁

2021-06-17 22:54:26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K5117次列车是全国唯一一趟高考专列,于2019年被全国铁道团委命名为“共青团号”。 这是一趟连续19年载着大山学子的梦想而启程的高考专列。从2003年开始,它连续19年往返运送考生及家长,已累计运送3.4万余人次,有7000多名学子考入厦门大学等学府。
 
  一张售价21.5元(人民币)的车票,一趟135公里的旅程,一列每年只启程一次的列车,这是就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的高考生们有别于全国学子的特殊经历。穿过“状元门”,踏上追梦路。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是中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聚居地。由于鄂伦春自治旗高考考点必须设置在旗所在地阿里河镇,由于交通不便,考生和家长要多次换乘汽车、火车行驶六七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考点。所以大杨树镇的高考生每年都要跨越百里山路前去参加高考。从2003年开始,哈尔滨铁路局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出行难、交通成本高的问题,高考前在考生集中的大杨树站开通了去往阿里河考点的高考专列。自此,每年在高考前一天开行往返于大杨树镇和阿里河镇之间的高考专列成为中国唯一的高考专列。每年高考季,高考专列都如约开行,从未间断。
  前不久,6月6日9时45分,嫩林线上大杨树站,425名考生及家长在测温、扫码后登上K5117次“共青团号”高考专列,前往135公里外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阿里河镇参加高考。这19年间,高考专列不变的是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初心,变化的是铁路服务的持续提档升级。今年铁路部门提前一个月便开始制订高考专列开行方案,选配空调车体、调派青年乘务员担当乘务工作。加格达奇车务段大杨树站提前3个月对接学校,了解考生、家长出行人数,提前送票上门,按照“一个班级、一个车厢”原则发售车票,全力为考生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列车开行当天,始发站大杨树站的工作人员们还为考生们准备了“高考加油包”,里边有口罩、高考加油的徽章、头戴、贴纸等物品。19年坚持如约运送高考生的这趟专列虽然只有6节车厢,却截至目前承载过3.4万学生的梦想。
 
  高考专列在鄂伦春自治旗民众的心中已是一个有温度的词,从最早的绿皮车换成了空调车,从最初列车上准备文具、药品,到现在配备了心里咨询师、随车医生等,公安民警、医生和志愿者们和这趟列车一起,将一直用温暖与爱运送学子们到梦想的学府。(张光焱)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银发列车:穿越山河的幸福专列,载满岁月的诗与远 银发列车:穿越山河的幸福专列,载满岁月的诗与远

当68岁的张阿姨戴着老花镜,在银发列车的观景窗前轻轻按下快门,定格下祁连山

原创观点2025-06-25

冷链专列跑出“水果加速度” 冷链专列跑出“水果加速度”

5月以来,中老铁路运输来自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热带水果量屡创新高

原创观点2025-06-07

银发专列供应自助餐有新意更有“心意” 银发专列供应自助餐有新意更有“心意”

近日,多趟旅游列车,从沈阳、大连、长春等地发车,开往新疆、深圳、成都、

原创观点2025-05-28

增开旅游专列 助力寻春赏花之行 增开旅游专列 助力寻春赏花之行

2024年清明小长假即将到来,根据铁路客票提前15天预售的规定,3月21日将开售清

原创观点2024-03-25

旅游专列助力遂昌老区经济复苏 旅游专列助力遂昌老区经济复苏

随着长三角高铁网络进一步完善,今年春游旅客出行范围已由原先的沪宁杭、苏

原创观点2023-04-03

从“高考专列”的19年守望说起 从“高考专列”的19年守望说起

从2003年到2021年,每年6月初,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到135公里之

原创观点2022-06-11

暖心抗疫专列,温暖防疫人员归途 暖心抗疫专列,温暖防疫人员归途

近日,载有1004名医护人员的D9686次列车从田阳站缓缓开出,2小时后直达钦州东

原创观点2022-02-25

务工专列:助力劳动力转移,激活区域发展动力 务工专列:助力劳动力转移,激活区域发展动力

随着春节假期接近尾声,回乡度过春节人们,踏上返回工作岗位的路途。相比春

原创观点2022-02-12

务工专列为出行增添温暖 务工专列为出行增添温暖

1月29日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获悉,日前,青藏

原创观点2022-02-03

新疆棉专列加速度 这个冬天不再冷 新疆棉专列加速度 这个冬天不再冷

今年第一波寒潮的后劲刚过,第二波寒潮又来了,全国各地开始陆续降温,北方地区

原创观点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