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拒绝让行,公共道德需自律

2020-10-23 14:00:31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10月17日,江苏宿迁。网传高铁上一男子坐在中间座位,拒绝给靠窗的女乘客让行入座,并声称自己没多占地方,没有为她服务的义务,女子进不去是智商问题。
 
  众所周知,高铁二等座的座位分布是一边2个座位,一边3个座位,如果我们买到靠窗户的车票,是需要坐在边上的旅客让行一下才能进去的,这一点只要是坐过高铁的人都应该知道。为此,12306(铁路集团)也针对此事做了回应:“他无权阻止,他的座位是归他使用,但其他的区域是公共区域,别人都有公共使用权的,其他的旅客往那边走的话,他都应该礼貌谦让的,如果不行就找乘警、公安、列车长解决都行”。
  一段时间以来,乘客乘坐高铁或火车,强占他人座位究竟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和争议。相信大家应该对2018年8月,从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的“霸座男”一句“站不起来”,让他的失德行为“火”遍全网。接着,又爆出2018年9月从永州到深圳北G6078列车上又现“霸座女”行为。人们在对“霸座”行为唾弃的同时,也希望对这些无赖,能够处罚更严厉一些,必须起到威慑的作用。毕竟“高铁霸座”者们不能以道德的名义试探法律的底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与教训。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火车车厢中,这就是一个公共区域,就应该遵守社会公德。要明白:倡导讲道德,守规矩才是良好社会公德的体现,也是任何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好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以及《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对类似“霸座”行为也采取了零容忍,使得有法可依。要让人们明白霸座等扰乱公交通工具秩序的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这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是违法问题。
 
  据爆料,这次在高铁上拒绝让行的这名男子居然还是一名律师。一时间,不断刷新我们的三观,让我们瞠目结舌。知法者违法,还理直气壮,这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应该受到社会厌恶和谴责。
 
  当今社会,遵守公共道德必须由我们每一个人的坚守和努力,约束自身行为,不管是公共场合还是自家庭院,始终以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才能共同努力建设好文明社会。而对于那些“失德”者,要运用法律武器对其严惩。毕竟不让其伤筋动骨,怎知底线不可触碰。(刘 嵘)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暑假游山东、体验轨道上的文旅 暑假游山东、体验轨道上的文旅

进入暑期,为了迎接暑期出游高峰和市场需求,以民航、铁路为主的主要交通运

原创观点2025-07-13

CR450:中国高铁再提速 CR450:中国高铁再提速

当 CR450 动车组样车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揭开面纱,450 公里的试验时速让世界再

原创观点2025-07-10

中国高铁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铁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7月6日,亮丽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速铁路展开展暨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吉祥物命

原创观点2025-07-1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区域发展新速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区域发展新速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如银箭离弦,在沪昆高铁杭长段划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近日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十三年风雪淬炼,高寒高铁见证中国温度 十三年风雪淬炼,高寒高铁见证中国温度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对外宣布,截至6月17日,哈大高铁累计安全运

原创观点2025-06-19

轨道路径上的创新绽放 轨道路径上的创新绽放

秦岭脚下,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中铁十一局长安轨枕场,智能元素随处可

原创观点2025-06-17

引用高铁化管理打造精品普速客运站 引用高铁化管理打造精品普速客运站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建与升级,高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

原创观点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