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枪打树叶”环卫工之痛怎么解决

2019-11-08 11:58:44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高压枪打树叶”环卫工之痛怎么解决
 
  11月1日,河南郑州某街道环卫工用高压水枪打落树上的黄叶,促使树叶加速落下。环卫工说,领导检查要求看不见一片树叶,这很难做到,加速黄叶落下能集中清扫。环卫部门回应,用水枪打树叶是不允许的。(11月5日 网易新闻、梨视频)
 
  近日某地要求环卫工做到“六个看不见”,其中就包括“看不见一片树叶”。为了不受领导批评和处罚,环卫工就想出了用高压水枪打树叶的方法,加速落叶落地。相关部门表示这种方法不允许。但是秋天树叶难免落地,落叶又是随机发生不可预测,要做到不见一片树叶,又不能违反规定,难道要环卫工守到每一片树叶落下,然后逐一清扫?这显然很不现实。
 
  秋天落下的树叶,要是被风一吹,确实会弄得城市街道到处都是树叶,确实会影响城市形象。但是秋天的落叶哪天变黄从树上落下,或者哪会一阵风把树叶吹下来都是随机发生的。环卫工刚扫完这一处,那一边又落下几片叶子,要做到时时刻刻及时清理每一片树叶,不见一片叶子确实让人很为难。所以环卫工才会出此下策,用高压水枪打树叶。
 
  笔者认为发生环卫工用高压枪打树叶的主要原因还是管理部门制定的规定不具有可行性,不合理,环卫工只能违反相关规定应对上级领导的考核。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应该细化管理条例,修改考核标准,让规定更加合理,科学,而不是不合理的粗暴规定。
 
  “不见一片落叶”的要求确实有些强人所难,相关规定也过于苛刻。显然要做到清扫每一片树叶是行不通,不具可行性的。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多方面考虑,重新制定管理规定,做到更加的人性化管理。比如可以额规定“每条街道固定一个时间段集中清扫几次落叶”,这既比之前的规定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也能达到及时清扫落叶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这种规定岂不比“不见一片落叶”更加可行更让人容易接受和欢迎。
 
  环卫工作为社会底层,他们每天默默的为美化城市环境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更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受到此种不合理的规定。相关部门更不能只为所谓的“政绩”不顾环卫工的处境,一拍脑袋就做出这等不合理的规定。
 
  其实这种不合理的规定可能还有很多。被逼到用高压枪打落叶,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希望相关部门不能对此不能视而不见,能切实解决问题,给环卫工更多人性的关怀,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吴进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7-09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天空之境号形成“旅游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

经过四个多小时行驶,天空之镜号旅游专列车于6月21日13时23分抵达青海茶卡盐

原创观点2025-06-30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高铁“同城化”效应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开行南宁东上海虹桥间G500/499次大站快车,全程旅时压缩1.5小时,使南宁、上海

原创观点2025-06-30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时速350公里!沪昆高铁杭长段开启“加速度”新征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意味着不久

原创观点2025-06-25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铁路货运“成绩单”:勾勒经济稳健前行新图景

1月至5月,国家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

原创观点2025-06-24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从“苏超”爆火看“情绪文旅”

当江苏的苏超联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当情绪价值超越景区评级成

原创观点2025-06-17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试衣间里的“魔镜”,照见了怎样的消费环境?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每天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

原创观点2025-06-17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618”遭吐槽折射中小商家的困境和平台的短视

正在激战中的618电商大战传出不和谐之音,一些商家抱怨淘宝的各种收费多,有

原创观点2025-06-12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当心,“AI”可能在欺骗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

原创观点2025-06-11